本章对“大学生怎样才能不虚度人生”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解答,是全书的开篇章节,是教材其他五大模块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价值理念、道德觉悟以及法治素养的基础。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好时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的首要问题。
  
  一、教学分析(一)教学目的、重点难点1.教学目的系统学习人生观基本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为面对和解决人生问题提供方法论。
  
  2.教学重点、难点(1)如何正确认识人的本质(2)人生观重要作用及其主要内容(3)正确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和方法;(4)如何正确人生观的指引下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二)主要内容、逻辑结构本章围绕“怎样才能不虚度人生”这一核心问题,主要讲授三节,第一节主要讲述人生观及其意义,该部分教学的重点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阐释、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及作用、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第二节是对第一节诸多问题的解答,围绕我门应当坚持什么样的人生观展开教学,该部分教学的重点是科学高尚的人生目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和方法。第三节是对如何以正确的人生观为指导创造有意义的人生等重要问题做出明确的引导和回答,该部分的教学重点是辩证对待人生矛盾、反对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人生观。
  
  依据本章的教训内容与逻辑结构,教学可以依照教材内容以节为单元分2个教学模块展开教学,每个教学模块教学时间安排3课时为宜。
  
  (三)教学中需要讲清楚的基本问题1.如何正确认识人的本质通过对中外思想家关于人的本质观点和狼孩的分析,着重讲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本质的科学论断主要包含四个层次的内容:(1)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3)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所处的社会关系是多样的,大概包括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决定人的本质的不是其中某一种社会关系,而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不是社会关系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种社会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网”。(4)人的本质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或者说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因为社会关系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时代的人所处的社会关系不同,同一时代的人所处的社会关系也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社会关系也是不同的,所以说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是变化的。
  
  2.人生观重要作用及其主要内容人生观的重要作用是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具体来说,人生观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以及人生价值,通过案例教学说明人生观决定着人生道路的方向,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实际生活。
  
  3正确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和方法通过设问的方式,将目前社会上所流行的几种人生价值评价的方式方法进行批驳,从而阐述正确的人生价值评判的标准和方法。
  
  4.如何正确人生观的指引下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运用案例法讲解如何正确对待人生矛盾,引用习近平的经典阐述,讲解大学生只有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二、教学思路与教学模块方案设计(一)第一模块: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1.教学思路本模块按照以下逻辑思路展开,分为以下三目: (1)人的本质:如何认识人?——如何认识人的本质?——如何认识人生?
  
  (2)人生观基本理论:人生观对人的重要作用一一人生观的三大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一一人生观与世界观的辩证关系(3)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处理人生问题的着眼点和出发点一一“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2.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领悟人生真谛,需要搞清楚:人是什么?人生观是什么?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如何?
  
  人是什么也就是对人的本质的探寻。人的本质是什么,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常新的话题。早在古希腊的神话《俄狄浦斯王》中,就有关于“人”的传说。英雄俄狄浦斯猜对了谜底,但是也只看到了人的表象,并没有参悟人的本质。
  
  很多思想家对人的本质是什么都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例如柏拉图、达芬奇、富兰克林等,他们虽然从不同方面去描绘人,但仅从人的生物性去探讨,并未揭示人的本质。1920年印度发现了两个狼孩,脱离社会关系存在的个体即使具有人的外形,也是徒具人形,也不具备人的本质,不是真正的人,所以说人有两次诞生,一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一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诞生,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社会性,不是人生而为人,而是社会造就了人。
  
  马克思认为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体现了人的本能,社会属性规定了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科学论断主要包含四个层次的内容:(1)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3)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所处的社会关系是多样的,大概包括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决定人的本质的不是其中某一种社会关系,而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不是社会关系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种社会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网”;(4)人的本质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或者说入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因为社会关系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时代的人所处的社会关系不同,同一时代的人所处的社会关系也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社会关系也是不同的,所以说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是变化的。
  
  人的本质是静态的,那人的本质的动态过程就是“人生”,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展开的过程。人生观是什么呢?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人生观对于人生具有重要作用,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第一,人生观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和人生道路的方向:第二,人生观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
  
  第二个问题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人生观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人生目的即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是指人怎样活着,人生价值是指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人生目的”,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目的的作用体现为三个方面:首先,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活动的大方向其次,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目的可以使人积极进取、顽强拼搏:错误的人生目的或使人投机钻营、铤而走险,或是游戏人生、放纵人生,或是悲观消沉、看破红尘:最后,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正确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懂得人生价值首先在于奉献,错误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把人生理解为向他人、向社会索取。所以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反过来,一个人对人生的态度如何,往往又制约着他对整个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从而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重要的影响。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不断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个体的人生活动不仅具有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属性,还必然地包含着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属性。个体通过努力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其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观在对待人生问题上的具体体现。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人生观也在影响着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认识和处理人生问题的重要着眼点和出发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中国梦让大学生感受到了一份同心奋进的深沉力量,更加懂得了当代青年所肩负的历史责任。
  
  ——习近平:《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的回信》2013年5月2日   提问:个体梦想与民族国家的梦想是什么关联?“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从什么角度思考人生?思考个体?对于大学生来说,“大”是什么?如何“得其大”?
  
  解析:青年人要把个人的进步和国家、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投身于实现国家和民族的中国梦,唯有如此,方能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   (二)第二模块:树立正确人生观成就出彩人生教学思路本模块按照以下逻辑思路展开,分为以下三目:(1)正确的人生观:科学高尚的人生目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衡量的标准和方法(2)正确对待人生矛盾以及反对错误的人生观:五大人生矛盾、三种错误人生观(3)创造有意义的人生: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2.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案例1“我在思想上是无家可归的” 林森浩,出生于1986年10月17日,2006年以高考680多分的成绩考入中山大学医学院,四年后因成绩优异被推荐免试到复旦大学医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林森浩学习成绩优秀,不仅担任研究生学生会副主席,而且毕业前已找到令人羡慕的工作(广州市一家三级甲等医院)。2013年3月,林森浩因日常生活琐事向同寝室同学黄洋投毒N二甲基亚硝胺导致黄洋死亡,其年仅28岁。2015年12月11日林森浩被依法执行死刑,年仅29岁。
  
  提问:(1)你认为医学生林森浩为什么杀人?
  
  林森浩说:“我在思想上是无家可归的”,这是什么意思?
  
  解析:详见后案例分析。可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讲第一章的第二个主要内容树立正确人生观、成就出彩人生。
  
  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古往今来,人们对人生目的的探索从未停止过,思想家们孜孜以求留下了难以计数的答案。在各式各样的关于人生目的的思想中,高尚的人生目的总是与奋斗奉献联系在一起。大学生只有把自己的人生目的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时,才能自觉自地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利国利民的事业。
  
  视频案例2: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微视频《追寻习近平书记的初心》(梁家河篇)(正定篇)、(福建宁德篇)
  
  解析:“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以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观点为理论基础,指明了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应确立的人生目标和方向。不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这一高尚的人生追求,熏陶、感染了一代代革命者和建设者,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大学生要把为国家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收获成长和进步。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没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再崇高的人生目标也难以真正实现。
  
  案例3:“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她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不仅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还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从1983年起,她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案例4:郭荣庆:从打工仔到研究生郭荣庆,继清华英语“神厨”考出托福630分后,又一次爆了农民读书的大冷门。一个初中毕业就出门打工的人,15年来靠三轮车和卖菜为生的人,辛苦挣钱结了婚生了儿子又离了婚的人,却考上了中国社科院法律专业的研究生。现为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的法学教师。
  
  解析:大学生应该端正人生态度:1.人生须认真。人生短暂,以活到80岁计,人的一生有多少天?也只有两万余天。去掉已经度过的,还剩多少天呢?不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游戏人生只会虚度此生。2.人生当务实。要把远大的理想寓于具体的行动中,不能好高骛远、空谈理想、眼高手低、浅尝辄止,否则会一事无成。3.人生应乐观。现在很多人把年轻一代称为“草莓一代”,就是指年轻人外表光鲜,但抗挫折能力差。大学生面对学习、就业、恋爱等各种实际问题,许多事情不会总是尽如人意,会有暂时的困难和挫折。4.人生要进取。人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不能满足现状,要以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态度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
  
  课堂讨论: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以门第、地位、权力、金钱衡量人生价值?以知识、技术和能力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以生命的长短来衡量人生的价值?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在今天,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除了要掌握科学的标准外,还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课堂讨论:“大学生张华救掏粪老人”引发的争论就在张华舍身救人的事迹广为传播,张华本人也被授予烈士称号并成为全国大学生学习的榜样的时候,一场围绕着张华的争论在全国大学生中展开。张华的牺牲引爆了一场举国上下的大讨论:一边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一边是掏粪的老农,大学生为救老农而死值不值得?
  
  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除了要掌握科学的标准外,还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每个人的职业不同、能力大小不同,对社会贡献的绝对量也不同,不能简单地认为能力大的人就实现了人生价值,能力小的人就没有实现人生价值。考察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要把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同他的能力以及与能力相对应的职责联系起来。任何人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就应该对他的人生价值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种奉献相统一,人的生产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的统一及两种生产劳动成果的相互转化。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评价人生价值,既要看一个人对社会做出的物质贡献,也要看他对社会做出的精神贡献。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评价人生价值的大小应主要看一个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否认人生的自我价值。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而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又有助于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美好的人生目标要靠社会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大学生要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下,正确对待人生矛盾,自觉抵制错误观念,努力提升人生境界,成就出彩人生。“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大学生的人生成长之路还很长,要科学认识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勇敢面对和正确处理各种人生矛盾。
  
  视频案例5:人民日报微视频《重温奋斗的艰辛体会奋斗的幸福》、《家国天下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什么是人生的真正幸福,追求什么样的幸福,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实现幸福,是大学生应该认真思考的人生课题。树立正确的得失观。如何认识和对待人生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这对矛盾,对一个人走好人生之路、实现人生价值有重要影响。大学生要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成败得失,使一时的成败得失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树立正确的苦乐观。苦与乐既对立又统一,又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一诗中,用“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形象地写出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用“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豪迈诗句,生动描述了红军夺取胜利的喜悦心情,阐明了苦与乐的辩证统一关系。树立正确的顺逆观。在人生旅途中没有永远的顺境,也没有永远的逆境。因此,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怎样去认识和对待它们。只有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人生价值才能够实现。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荣辱是一对基本道德范畴,“荣”即荣誉,是指社会对个人履行社会义务所给予的褒扬与赞许,以及个人所产生的自我肯定性心理体验;“辱”即耻辱,是指社会对个人不履行社会义务所给予的贬斥与谴责,以及个人所产生的自我否定性心理体验。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体现和表达。大学生只有具备正确的荣辱观,明确是非、对错、善恶、美丑的界限,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才会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明确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从而为自身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案例6:无语体师“无语体师”是医学生对解剖教学用遗体的尊称。大连遗体捐献始于1996年,近几年来遗体捐献者明显增多。目前全市有656位市民办理了志愿捐献遗体手续,有86位捐献者实现了捐献的夙愿。捐献者中既有教授、军人、干部,也有普通的工人、市民:年龄最小的是2个月的婴儿,最大的是95岁的老将军,还有5对老夫妻双双捐献解析:在生命洪流里,死亡可以是一种形式的落幕,但也可以升华为一种爱与善了遗体生命循环的序幕。“无语体师”生前为社会做贡献,死后捐出遗体供医学生学习,他们以彻底地唯物主义观点对待人生的生死问题,这也是人生观的最高境界。
  
  通过讨论《人民的名义》中的赵德汉、扎心热词“隐形贫困人口”说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危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是引发自私自利、钱权交易、行贿受贿、贪赃枉法等丑恶现象的重要思想根源。没有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忽视或否认社会性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本质属性,对人的需要的理解极端、狭隘和片面,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已之私利。大学生应当顺应时代潮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认清这些错误思想和腐朽观念的实质,选择并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实践中完善自我、创造人生的美好价值。
  
  当代大学生担当新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应当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青年大学生的时代责任,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习近平:视察北京大学时的讲话2014年5月4日本章结束语:青年朋友们,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险滩,有直道也有弯路。青年面临的选择很多,关键是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选择。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总之,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做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一一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3年5月4日

点赞(619)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