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的通知》,将遴选15个左右省份或地级市开展试点工作,用2~3年时间先行先试,积累一批中医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经验,并逐步向全国推广。
“新政策的出台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医药服务与现有医保支付方式不兼容的问题。”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廖藏宜告诉本报记者,目前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打包支付基于西医标准化治疗,但中医强调辨证论治,治疗方案因人而异,难以标准化,这导致中医的劳务价值难以体现。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试点政策是希望通过支付倾斜,让中医优势病种和技术获得合理补偿。

廖藏宜介绍,实际上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试点早已开始,比如广西柳州在2018年就探索“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对于桡骨骨折这类疾病,如果中医保守治疗能达到和西医手术一样的效果,医保就可按西医手术的DRG支付标准来收费,这极大鼓励了中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