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洛阳有不少与数字相关的典故,如三代之居、三国归晋、建安七子、竹林七贤、“二陆入洛,三张减价”、金谷二十四友等。

  
  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古人所说的三代、三川、三河等,究竟指代什么?我们这就来看一看。
  
  横槊赋诗说曹操
  
  汉魏之际,中国文坛涌现出一批巨匠,其中的代表人物一是曹氏三杰,二是建安七子。
  
  今天,我们先来说说曹氏三杰,也就是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是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生于汉桓帝永寿元年(公元155年)。据《三国志》《后汉书》等记载,他生性机警,很有谋略,但早年“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令家人十分头疼。东汉名士许邵以知人著称,就曾说曹操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一说“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事实上,身为汉末权臣和曹魏王朝的奠基者,曹操在历史上一直是个极富争议的人物:有人喜欢他,赞他是匡扶汉室的英雄;有人憎恶他,骂他是窃取国柄的奸雄。不过,对曹操卓越的文学成就,世人一致给予了极高评价,如晚清学者刘熙载说:“曹公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建安诸子,未有其匹也。”
  
  建安是汉献帝的倒数第二个年号,共使用了25年。汉末天下动荡,群雄并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当时政坛和文坛的主导者。他的诗歌多作于军旅之间,人称横槊赋诗,王沈在《魏书》中更说他“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今天,曹操的诗歌尚存20多篇,皆用汉乐府旧题,“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格调古朴,慷慨悲凉。无论是《蒿里行》中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短歌行》中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还是《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让人对这种诗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南北朝时,钟嵘在《诗品》中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刘勰则在《文心雕龙》中称,建安年间的诗风“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这就是后世盛赞的汉魏风骨,也称建安风骨,而曹操无疑是这一诗风的引领者。
  
  文人帝王说曹丕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魏王曹操病逝于洛阳,终年66岁。当年十月,其子曹丕代汉立魏,史称魏文帝。
  
  据《魏书》等记载,曹丕字子桓,生于汉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幼习骑射,博览群书,八岁就能著文章。明代学者王世贞对他赞誉有加,称:“自三代而后,人主文章之美,无过于汉武帝、魏文帝者。”
  
  然而,前有父亲曹操,后有弟弟曹植,曹丕的文学才华反而被掩盖了。事实上,他的《燕歌行》二首为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被明代学者王夫之赞为“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他的《典论·论文》则是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著作,其中称文章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推动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生逢乱世,曹丕早年常随父出征。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他随曹操北征乌桓,《燕歌行》二首大约就作于此时,其一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此诗表达闺中人对征夫的思念之情,百转千回,格调苍凉,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除七言诗外,曹丕还创作了集长短句于一体的《大墙上蒿行》,被王夫之誉为“长句长篇,斯为开山第一祖”。明代钟惺称他的诗“有公子气,有文士气”,清代沈德潜说“孟德诗,犹是汉音。子桓以下,纯乎魏响”,可见曹丕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丕在司马懿等人的帮助下,彻底打败弟弟曹植,赢得了夺嫡之争的胜利。成为魏王世子的他有些忘形,曾抱着大臣辛毗的脖子说:“辛君知我喜否?”却不知人们同情弱者,已为他贴上“矫情自饰”的标签,连他的诗文似乎也远不如曹植了。
  
  刘勰曾在《文心雕龙》中为曹丕“翻案”,说曹植固然“思捷而才俊”,但曹丕也不至于差之千里。人们之所以有此旧论,只因“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罢了。
  
  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曹丕在洛阳宫嘉福殿去世,终年40岁。
  
  誉冠千古说曹植
  
  曹植字子建,生于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是曹丕的同母弟。他天赋异禀,才华过人,深得父亲曹操的喜爱。
  
  曹操被封为魏王后,几度想立曹植为世子,认为只有这个儿子能成大事。可是,曹植生性放旷,还曾因酒误事,最终在与曹丕的较量中落败,失去了父亲的信任。
  
  曹丕登基后,对曹植严加防范,派人监视他的行动,不断改换他的封地。黄初二年(公元221年),监国谒者灌均抓到了曹植的把柄,说他“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曹植被贬爵,改封到了山东鄄(音同眷)城。
  
  次年,31岁的曹植入京朝谒,离开洛阳时,作了千古名篇《洛神赋》。此后,他又以戴罪之身回到洛阳,称自己“形影相吊,五情愧赧”,乞求得到曹丕的原谅,但曹丕一直对他十分冷淡。
  
  后来曹丕去世,曹叡登基,渴望为国效命的曹植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他多次向侄子曹叡上书,却始终没有得到施展才干的机会。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曹植被改封陈王。心灰意冷的他在陈地郁郁而终,终年41岁,因谥号为“思”,人们又称他为陈思王。
  
  以曹操去世的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为界,曹植的人生被分成了前后两个阶段。前期的他乐观进取,愿如《白马篇》中所说的游侠儿一样,“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一心想建功立业。后期的他饱受猜忌,屡遭打击,诗中也多了失意人的哀怨之情,恰如《七哀诗》中所说:“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曹氏三杰中,曹植留下的诗文最多,得到后世的评价也最高。如南北朝时,钟嵘称他为“建安之杰”,魏收称他为“魏世之英”,谢灵运更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明清时期,也有学者认为三曹各擅绝技,为后人所不及。王世贞的看法更不同流俗,称:“曹公莽莽,古直悲凉。子桓小藻,自是乐府本色。子建天才流丽,虽誉冠千古,而实逊父兄。”而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曹植“材太高,辞太华”。

点赞(885)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