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博物馆,北魏泥塑佛面像作为镇馆之宝吸引了众多游客。您是否好奇,它为何只剩下半张佛面?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这得从北魏宣武帝说起。
宣武帝十分热衷佛教文化,即位初年,经人举荐,召入佛寺为尼的胡充华入宫讲佛法。胡充华秀丽端庄、清纯伶俐,深深打动了宣武帝。于是,宣武帝破例下诏,封其为世妇(即宫中女官),随侍左右。
宣武帝去世后,胡充华年仅六岁的儿子元诩继位,为孝明帝。此后,胡充华便开始以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掌握了北魏最高政治权力。胡太后痴迷佛教,临朝之后不惜耗巨资广建寺院,开凿石窟,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时期,洛阳城内佛寺的数量就有1300多座,其中最为壮丽恢宏的当数皇家寺院永宁寺,寺中心有标志性建筑永宁寺木塔。
这座木塔共九层,据《水经注》记载,木塔高四十余丈,折合成今天的尺寸约为136米。永熙三年(公元534年),有一天电闪雷鸣,永宁寺木塔被雷电击中引发大火,孝武帝调派了1000名士兵前往扑救,但火势凶猛根本于事无补,大火持续燃烧了整整三个月。昔日高耸入云的佛塔就这样灰飞烟灭了,原本供奉在塔中的佛像也随之毁于一旦。
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工作者对残存的永宁寺塔基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一大批造像,这件泥塑佛面像是其中最精美的一件。据介绍,它之所以得以保存下来,很有可能是大火将泥塑烘烤,以至于陶化,使其变得更为坚硬、耐腐蚀。那场大火使得这件泥塑佛面像残缺不全,而也恰恰是这场大火,让它神秘的笑容成为千古之谜,引无数人遐想,散发出迷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