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尺是一种文具,古人常将其置于案头,写字时用来确定行距,或者用其画线、镇纸。唐代书法家欧阳通曾给它取了一个别称,叫“由准氏”。

  



  “玉界尺”则指一个人——赵光逢。此人生于唐末一个官宦世家。《新五代史》里说,他正直温和,恪守规矩,所以当时的人给他取了个雅号,叫“玉界尺”。
  
  既能得此美誉,其为人处世之道可想而知。
  
  《旧唐书》记载,赵光逢熟读典籍,品行端方,唐僖宗时中了进士。唐昭宗时,他官拜御史中丞,见道士许岩士等人出入宫廷,败坏风气,便按律严惩了这些人。
  
  赵光逢本可以在官场上大显身手,然而时值唐末,天下大乱,他一贯谨慎沉静,担心灾祸殃及自己,于是“挂冠伊洛”,杜门谢客五六年。
  
  赵光逢很低调,他的门人柳璨却混出了名堂。《唐摭言》记载,柳璨曾任吏部侍郎、太常卿,受到唐昭宗的重用,他向朝廷陈情,赵光逢才因此被召回朝中当官。
  
  唐亡之后,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皇帝爱赵光逢之才,曾拜其为相。后来,赵光逢因为身体不好,辞职退休,不过还没享两年清福,朝廷任他为上相,又把他召回去了。
  
  赵光逢的弟弟赵光胤也曾身居相位。赵光胤到兄长家拜访,不免谈论政事。赵光逢虽没说什么,可等赵光胤改日再去,就看到门上多了几个字:“请不言中书事。”意思是,请不要谈论朝中之事。
  
  《旧五代史》里还记载了赵光逢的另一件事:一个女道士要到外地去,临行将二十两黄金寄放在赵光逢家。结果,这个女道士死于乱世,没能回到洛阳,二十两黄金的事也没人再提起。
  
  黄金迟迟不能物归原主,赵光逢心里很不踏实。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将黄金交给河南尹张全义,让张全义再转送给道观。此时距女道士寄放黄金已过去了二十年,人们惊奇地发现,黄金上的封条还在。
  
  时人以“玉界尺”赵光逢为道德楷模,官员更以他为“名教主”,敬佩他一生磊落。后唐天成初年,赵光逢再度辞职退休,获封齐国公,卒于洛阳。

点赞(673)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