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的阅兵式刚落幕,“像AI控制的军队”就成了外网热词。这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盛典,没有重复套路,满是让人眼前一亮的科技惊喜与时代信号。

    最吸睛:会“思考”的无人装备天团
    要说全场焦点,非无人作战群莫属。空中数百架无人机组成蜂群,靠自主算法分配侦察、打击任务,比科幻电影还震撼 。无侦-7和无侦-10组成的“空中千里眼组合”更厉害,一个广域搜索,一个精准识别,还能自主决策攻击目标,全程不用人操心。
    地面上,四足仿生“机器狼”迈着灵活的步子登场,山地侦察、排雷样样在行,被网友调侃是“最萌战斗力”。水里还有“虎鲸”无人作战艇压阵,能调度无人机和潜航器跨域协同,堪称海上“智能指挥官”。更绝的是,反无人机方队首次亮相,攻防兼备的配置直接拉满安全感。
    最颠覆:从“秀装备”到“亮体系”
    这次阅兵最硬核的变化,是把"作战现场"搬到了天安门。装备不再按军种排队,而是按实战模块编组,比如歼-20带着FH-97隐形无人机当“忠诚僚机”,有人机在后指挥,无人机冲在前头执行高风险任务,效率和安全性直接翻倍 。
    076型两栖攻击舰"四川舰"更是全场明星,自带电磁弹射装置,能发射大型隐身无人机,既是兵力投送平台,又是无人机航母,一人分饰三角。就连单兵装备都藏着黑科技:191式步枪轻得像6瓶矿泉水,手腕上的智能终端能实时传数据、共享战场态势,战士们秒变“智能战士”。
    最提气:历史与未来的双向奔赴

    外国网友盯着整齐的队列惊呼“像机器人”,但这场阅兵的底色始终是历史记忆。从首次亮相的军事航天、网络空间方队,到集中展示的陆海空基战略核力量,既彰显着“全域作战”的新实力,也在告诉世界:中国守护和平的能力,早已今非昔比。




    80年前,先辈用热血赢取胜利;今天,我们用智能装备守护和平。这场阅兵没有炫技,只是用最实在的方式证明: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正如网友所说:“这整齐的步伐里,藏着安全感。”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