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近日,龙门书院一号学生社区举办“非遗大讲堂”系列文化活动。活动特邀十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社区,通过“理论讲解+动手实践”的沉浸式体验,引领学子们完成了一场穿越古今的文化寻根之旅,深刻感悟匠心坚守与守正出新的永恒魅力。
  
 对话国家瑰宝,感悟千年匠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汝瓷烧制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宋登科先生,以《汝瓷的前世今生》为题,系统梳理了汝瓷艺术的千年脉络与不朽的工艺精髓,展现了中华陶瓷文化的巅峰造诣。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宋室风筝”第六代传人、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宋长虹,带来《穿越千年的风筝》主题讲座,生动诠释了非遗技艺中“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和谐智慧与造物哲学。
  
  邂逅省市精粹,体验匠心独运。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宋都面塑”代表性传承人邢胜男与新乡市非遗面塑传承人闫立宇,分别以《迎“面”而来,捏塑青春之梦》《从面团到艺术》为题,展现了传统面塑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并带领同学们亲手体验,将奇思妙想捏塑成真。苏门山香友荟主理人方春国与新乡市红旗区非遗项目“中草药合香技艺”传承人李现勤联袂主讲《品香制韵承匠心》,带领师生共赴一场融合了嗅觉、文化与匠人精神的诗意对话。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陕西省剪纸协会副秘书长屈传瑞先生以《剪刀下的中国魂》为题,让师生在红纸翻飞间,沉浸式体验剪纸艺术的方寸之美与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
  
  探秘民间艺术,守护方寸之美。郑州市中级民间艺术师、中牟县微雕代表性传承人王晓晓以《美在方寸间》为题,引领学生走进微雕艺术的极致世界。河南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民间艺术创作设计师张俊义带领同学们走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咕咕”的奇妙世界,感受泥土的生命力。副高级农艺师、驻马店市非遗传承人王线中以《蓍草:非遗里的千年传说》为题,为同学们揭开了古老蓍草背后的文化密码与历史传说。
  

  本次“非遗大讲堂”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为书院学子的文化生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深度对话与沉浸式体验,同学们不仅系统领略了非遗项目的深厚底蕴,开阔了文化视野,更从传承人身上汲取了“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与“守正出新”的成长智慧。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励着他们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活力守护者与自信弘扬者,让千年文脉在青春的接力中焕发出崭新的时代光芒。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