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伟的手艺,是在马钢的熔炉中“炼就”的。退休后的他并未选择安逸,而是成立了“金元伟工作室”,继续为小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他的私人电话成了社区的“热线”,居民遇到困难,总会想到他。一间10平米的小屋,一个窄窄的床头柜当做“办公桌”,几把陈旧的椅子被细心地包上了软垫,墙角一堆修理工具和零件,这就是金元伟的工作室。




  “4月6日,颐园世家X栋X室,安装吊扇一台;4月8日,格林春天X栋X室,安装电动玩具电池……”每天,金元伟都会在自己工作室的爱心服务记录上记下自己的每一次服务和每一件事项,至今已42年。10月的一天,早晨6点多,金元伟接到贝乐臻城幼儿园保安师傅的电话,园内的部分桌椅、灯管出现坏损,希望金师傅能上门维修。金元伟二话没说,匆忙吃过早饭,就背上工具箱赶往幼儿园。经过2个多小时的忙碌,完成了园内全部维修工作,没收一分钱。一个炎热的夏日,一位独居老人的空调突发故障,老人焦急万分。金元伟接到求助电话后,赶忙放下手中的活,顾不上躲避正午时分头顶的烈日,直奔老人家中。他全身心地投入修理工作,汗水沿着他的额头滴落,直到空调吹出凉爽的风。老人感激地说:“金师傅,真谢谢你!这温度一降下来,我呼吸都通畅多了。”金元伟擦去脸上的汗水,微笑着回应:“这是我应该做的。”这样的随叫随到,对金元伟来说是“家常便饭”。这些年来,他收到了不少锦旗。

  薪火相传 爱心永续

  从小耳濡目染,金元伟的儿子也加入了志愿服务的行列。有一次,社区组织了一次大型的清洁活动。金元伟的儿子主动请缨,带领一群年轻人,清理了社区的卫生死角。看到儿子的成长,金元伟心中充满了骄傲和欣慰,他说:“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来。”于是,金元伟当起了理论宣讲员,开展宣讲120余场,用自己的故事激励和感染着每一个人。在他的影响带动下,越来越多热心居民主动要求加入志愿服务队。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金元伟的服务记录清晰地记录在案。总有人问是什么让他一直坚持了下来?图什么?金元伟总是笑眯眯地回答:“图的是快乐,图的是开心,你们开心快乐了,我就高兴了。”平常在社区,金元伟除了帮助群众解决困难,还会做一些琐碎的小事:给社区的未成年人讲传统文化故事,为困难青少年买衣服和鞋子,还帮助有需要的家庭接送孩子上学放学……这些小事虽不起眼,却是他默默付出的见证,更是社区中一股温暖的力量。

  “为大家服务,始终在路上,没有终点站,我要帮助更多人。”金元伟说。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