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圣人无意:埃克哈特的“泰然任之”思想
  
  报告时间:12月9号(周一)15:30-17:00
  
  报告人:雷思温
  
  报告地点:光华西主楼2419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报告人简介:雷思温,1983年生,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外国哲学教研室副教授。雷思温于200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200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荷语)鲁汶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德国哲学。担任全国德国哲学学会理事、康德学会理事。已出版专著《敉平与破裂:邓·司各脱论形而上学与上帝超越性》(北京:三联书店,2020年),主编《西方哲学原著导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主持及完成国家项目两项,发表相关领域研究论文多篇。
  
  报告内容简介:“泰然任之”(Gelassenheit)思想经过海德格尔的发扬,不但成为理解海德格尔晚期思想的重要概念,而且也成为一种面对现代性命运的态度,成为理解此在与存在关系的重要路径,甚至可以在日常的意义上成为某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的指引。这一概念在基督教神学传统中源远流长。其中著名的埃克哈特大师(Meister Eckhart)是这一概念的重要使用者与奠基者。此后在宗教改革期间,再洗礼派也非常重视这一概念在基督教修行中的重要作用。本次讲座将主要围绕埃克哈特大师的“泰然任之”思想而展开。这一思想的辐射面甚多,从思想史的争辩关系而言,它是对新柏拉图主义传统、亚里士多德主义传统、多明我会传统(托马斯主义)的理论回应;从形而上学基本问题的角度来说,它涉及到对于存在与无的问题、根据问题的解构性思考;从神学传统来说,它揭示了神人关系的新构建方式、神性与神的内在关系等重要问题;而从工夫论角度而言,它又揭示了一种“无意”的、“无为什么”的生活方式的指引。我们也将借助这一概念对埃克哈特思想的整体精神及其现代意义做一次简要梳理。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