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槛徘徊日自斜,只愁春尽委泥沙。丹青欲写倾城色,世上今无扬子华。”这是苏轼写牡丹的名句。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美食家。在牡丹文化史、洛阳古代史上,苏东坡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
东坡初仕福昌县
北宋福昌县,即今宜阳县,治所在今韩城镇福昌村。苏东坡曾在此工作一年,关于这点,宜阳学者苏运卿《苏东坡仕途的起点——福昌县》一文,考证甚祥。
苏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祐年间,其母程氏,是大理寺丞程文应之女。
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四月,苏东坡进士及第,时年二十二岁。但是,其母突然去世,苏东坡丁忧三年。
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苏东坡守制完毕,被授河南府福昌县主簿。当时,根据县的大小,主官有不同的设置,福昌县是小县,主簿为最高行政长官。
苏东坡在宜阳留下的遗迹是燕堂书斋,这是苏东坡读书的地方。如今燕堂书斋仍存,在福昌村福昌阁的正前方。
清代宋之睿《福昌读富郑公燕堂碑记兼怀苏文忠公》云:“福昌南去水漫漫,异化萧条展碣看。叹息奇才如玉局,也来此地做闲官。”诗中的玉局,指苏东坡,因为苏东坡曾任玉局观提举。
北宋的宜阳,牡丹极盛。有一品牡丹,竟然秋天开花,苏东坡为此写下了《雨中花》:“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扬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为我留连。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暇馀妍。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
词中提到的“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指的是三乡五花寺和李贺昌谷园。词中说,今年百花盛开的时节,整天吹着东风,深院高墙里面,散发着轻轻的茶烟。只有绿苔和芳草,柳絮和榆钱。听说城西,长廊连着古寺,甲第带着名园。那里的牡丹,使我留恋。
清明已经过了,残花无处可归,对此不禁泪洒酒樽前。渐近深秋了,为何这枝牡丹,依然这般红艳?还是设宴会客,暂且追随那稍纵即逝的时光吧,这难逢的牡丹秋日花开,肃杀的秋风可不会怜惜。还不如留住这美妙姿色,开在明年春天。
酥煎宝花尽风雅
牡丹花是一种重要食材。北宋陈师道《后山丛谈》有“酥煎牡丹”一条,引苏轼《雨中明庆赏牡丹》:“霏霏雨露作清妍,烁烁明灯照欲然。明日春阴花未老,故应未忍着酥煎。”又引其《雨中看牡丹》:“千花与百草,共尽无妍鄙。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陈师道是苏轼的学生,肯定品尝过苏轼做的“酥煎牡丹”。
这道菜是用牛酥煎制牡丹花瓣。牛酥,是酥油,酥油是似黄油的一种乳制品,是从牛奶中提炼出的脂肪。酥油滋润肠胃,和脾温中,营养价值颇高。在唐宋时,酥油是常用的油料,也作为药材使用。晚唐诗人薛能《上元诗》载:“十万军城百万灯,酥油香暖夜如烝。红妆满地烟光好,只恐笙歌引上升。”苏轼所称的“酥煎牡丹”,可能是洛阳的一道时令菜。
但是,《后山丛谈》又记载:“孟蜀时,兵部尚书李昊每将牡丹花数枝分遗朋友,以兴平酥同赠,且曰:‘候花凋谢,即以酥煎,食之,无弃秾艳。’其风流贵重如此。”
孟蜀,即五代十国时的后蜀,其皇帝孟昶(chǎng)爱牡丹如命,人称花痴天子,他建立了名为“牡丹苑”的皇家园林,并把牡丹的新奇品种赏给群臣,于是宫苑牡丹很快就种在了群臣的后花园。“酥煎牡丹”这道菜,应是这个时期产生的。因此,也有一种可能,苏轼为四川人,是他把“酥煎牡丹”的烹饪技法带到了洛阳。
但无论如何,牡丹作为一种重要食材,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用油煎制,成了牡丹菜的第一种烹饪方法。
北宋灭亡后,“酥煎牡丹”的烹饪方法传至杭州一带。南宋初年的袁文《瓮牖闲评》载:“好事者多用牛酥煎牡丹花而食之,可见其流风余韵。”
《东坡志林》述牡丹
苏东坡的《东坡志林》为其自元丰至元符年间二十年中之杂说史论,内容广泛,无所不谈。其文则长短不拘,或千言或数语,而以短小为多,皆信笔写来,挥洒自如,体现了作者行云流水涉笔成趣的文学风格。
《东坡志林》也记载了许多牡丹趣事。如《东坡志林》说:“钱惟演留守洛阳,始贡花。”
钱惟演是北宋洛阳牡丹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是吴越末代国王钱俶之子。天圣、明道年间,钱惟演以宰相身份出任西京留守,人称“留守相公”。钱惟演的《洛阳花品》,是史载第一部牡丹谱记,开牡丹谱记编撰之先河。受此影响,“钱幕集团”诸文人在其后编撰了多部牡丹谱记,欧阳修撰写了《洛阳牡丹记》。几十年后,张峋撰写了《洛阳花谱》,沈立撰写了《牡丹记》,周师厚撰写了《洛阳牡丹记》和《洛阳花木记》等。
钱惟演创办了“万花会”,并把牡丹作为贡品,送到了开封。在这个时期,洛阳的簪花之俗开始传遍全国。苏东坡,非常喜欢簪花。苏东坡晚年出任杭州太守,他去吉祥寺赏牡丹,写下《吉祥寺赏牡丹》:“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意思是说,我老了,但我还是喜欢把牡丹戴在头上,一点也不会害羞。倒是牡丹却因为被戴在了一个老人头上而害羞了。
“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即苏轼因为赏花开心,便饮酒助兴,以至于沉醉归来。一路上自然是磕磕绊绊,加上头上还戴着牡丹,引起了路人的围观和哄笑,更引起了十里长街上百姓的关注,于是纷纷上卷珠帘,争看这位放荡不羁的太守。
作家桑笛认为,这样一位放浪不羁、好相处的太守,百姓们喜欢都来不及,怎么会哄笑呢?一个很好的解释,就是这里不过是苏轼自己调侃自己罢了。无形中不仅让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他旷达的一面,从诗中的语气,还透露了苏轼可爱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