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宗李晔(yè)是唐朝第十九位皇帝(不算武则天),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唐朝最后一位皇帝。他想收拾哥哥僖宗留下的烂摊子,恢复祖宗基业,可积贫积弱的大唐已走向末路,他有心无力。

  
  公元904年,38岁的李晔在洛阳被杀,葬于今偃师市顾县镇曲家寨村南的白云岭上,史称和陵,如今冢已被毁。
  
  接下一个烂摊子
  
  作为一个聪明上进的年轻人,李晔如果不当皇帝,也许会生活得舒心一些。可是,生于帝王之家的人,如果有一个当天子的机会,恐怕谁也不会拒绝吧?
  
  李晔当皇帝的机会,就意外地从天而降了。
  
  公元888年3月,27岁的唐僖宗李儇(音xuān)重病将死,可他的儿子年纪尚幼,无法继位。怎么办?群臣商议,打算立他的弟弟、吉王李保为嗣君。这时,手握军权的宦官杨复恭站了出来,力排众议,要立寿王李杰。
  
  李杰何许人也?他是僖宗的同母弟弟,一直伴随僖宗左右,深受倚重。因此,杨复恭的提议也算靠谱。僖宗此时已不能说话,只微微点头,表示同意。于是,李杰被立为皇太弟,监军国事。当天,他被安置在少阳院,群臣见他“体貌明粹,饶有英气,亦皆私庆得人”,都觉得他能成为一个好皇帝。
  
  第二天,僖宗就驾崩了,遗诏命皇太弟嗣位,改名为敏。寿王在柩前即位,又改名为晔,就是昭宗。李晔从知道自己有机会当皇帝到真正成为皇帝,只有短短两天时间,仓促到他根本来不及思考。
  
  不过,即使有时间深思熟虑,他也不会轻易放弃这个机会。他才22岁,风华正茂,也年轻气盛,觉得自己有能力收拾哥哥留下的烂摊子,将大唐帝国重新带入盛世。
  
  李晔这么想是有依据的。他生于公元867年,是懿宗的第七个儿子,身材魁伟,举止端庄,尊崇儒术,尤好文学,在诸王中有贤德之名。如果他当不了皇帝,有资格当的人就不多了。
  
  同时,他也知道自己面临的形势有多么严峻。僖宗12岁即位,贪玩任性,把政事全交给宦官田令孜处理,造成宦官专权、藩镇混战的局面,朝野怨声载道。人祸加上天灾,百姓苦不堪言,很快就爆发了王仙芝、黄巢大起义。
  
  很多人都知道,黄巢写过一首《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个人从小爱读书,骑马射箭样样都行,可参加科举考试屡次落第,不由得在心中埋下了仇恨唐王朝的种子。
  
  公元880年,黄巢率数十万起义军攻进长安,僖宗不得不入蜀避难。后来僖宗调集各路兵马包围长安,断绝粮草供应,加上黄巢手下大将朱温叛变,才将起义军平定。然而,朝廷的威严从此荡然无存,各路节度使动不动就给皇帝颜色看。
  
  李晔很清楚这些,发誓要改变现状,恢复祖宗基业。

点赞(798)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