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公元236年—公元290年),字世安,西晋王朝建立者,谥为晋武帝。他是司马懿之孙、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幼时随父居魏都洛阳。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十一月,魏元帝曹奂被迫退位,司马炎登基称帝,建国号曰晋,史称西晋,改元泰始,以洛阳为都城,大赦天下。司马炎称帝后,采取了无为而治的宽柔政策,起到了安定局势的积极作用。
  

  司马炎重视教育,注重为国家培养人才。他提倡大力发展洛阳太学,生员猛增至万余人。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司马炎下诏成立国子学,这是中国国子学之始,他还重视古籍图书的搜集与整理。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十月,汲郡(今河南省卫辉市)人盗掘战国魏襄王墓,墓中无珍宝,唯有竹书。当地官员报告朝廷,司马炎下令当地官府,立即将竹书散片全部集中装车护送到洛阳,藏于密府。太康二年(公元281年),他命卫恒等人负责整理,命名为《竹书纪年》。这是一部早于《史记》200多年的史书。
  
  司马炎称帝后,经过10多年的准备,于咸宁六年(公元280年)正月,命王浑、王濬等率大军南下灭吴,实现了三国归一,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大业。
  
  在司马炎统治时期,他采取的是比较宽松的治国方略,注意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社会比较安定,生产有了发展,人口逐年增加。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全国人口仅240万户,到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已增至371万户,经济也有所发展,史学家誉之为“太康繁荣”。
  
  司马炎大力加强门阀制度,大封宗室,允许诸王自选长吏和按等级置军,为其后的“八王之乱”埋下了祸根。
  
  随着生产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政权的稳定,司马炎逐渐变得骄奢淫逸。泰始十年(公元274年)三月,他的后宫宫女增至5000人。太康二年(公元281年)三月,司马炎又从吴国挑选美女5000人充入后宫,晋宫宫女竟超过万人。自司马炎始,奢侈之风愈演愈烈,西晋王朝统一全国不久,便开始走向腐朽,西晋成为中国历史上几个短命王朝之一,这与开国君王的作风有极大关系。太熙元年(公元290年),司马炎崩于洛阳,葬于峻阳陵(在今河南省偃师市南蔡庄北)。

点赞(798)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