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女皇,那就是武则天。

  
  在武则天心中,只有一个大臣不可或缺,那就是狄仁杰。
  
  狄仁杰去世时,武则天流泪道:“朝堂空矣!”从那以后,每每朝廷有大事,群臣无法决断,武则天都会叹息:“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
  
  狄仁杰为何如此受女皇器重、倚赖?他都有哪些过人之处呢?让我们从他小时候说起吧。
  
  这孩子面相太好了
  
  上来就是命案!
  
  《旧唐书·狄仁杰传》三言两语介绍完狄仁杰的名字、籍贯、长辈,紧接着就扯出一桩命案。
  
  说狄仁杰还是儿童的时候,家里有一个门客被人杀了,衙门派县吏来调查。
  
  这可是大事啊,一家老小都着急忙慌地过来接受讯问,配合调查,只有小狄同学啥反应也没有,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读书。
  
  县吏正愁问不清楚呢,发现一个小孩儿如此不识趣,噌噌冒火,不由分说训了小狄一顿。
  
  搁一般小孩儿早哭了吧?小狄同学不仅不怕,反而毫不客气地给县吏上了一课:“黄卷之中,圣贤备在,犹不能接对,何暇偶俗吏,而见责耶!”意思是说,这些书里,圣人贤良都在,我尚且接待应对不过来,哪有时间搭理你这样的俗吏?你凭什么训我呀?
  
  县吏啥反应?史书里没说。猜想他会被小狄吓一跳;即便嘴上不说,心里恐怕也会嘀咕,这小孩儿不简单,听说出命案,他毫不惊慌,面对本县吏,他毫不畏惧,见识不凡,口才了得,日后可堪大用!
  
  狄仁杰确实不简单,不光吓住县吏,还惊到一位法师。
  
  北宋钱易在开封当官时写了一本《南部新书》,记了不少唐人轶事,其中就有这样一个故事:狄仁杰还是小孩子时,和兄弟们一起在大路边玩耍,遇到了善于相面的海涛法师。海涛法师看到小狄心中一惊:“此郎位极人臣,苍生是赖,但恨衰朽之质,所不见尔。”哎呀,这孩子面相太好了,以后必然身处最高的官位,成为百姓的依靠,只可惜呀我老了,看不到那时候了。
  
  赶考路上发生奇事
  
  狄仁杰从小就表现出了善辩、有定力、处变不惊等才能,可能跟他随父宦游多年的经历有关。
  
  狄仁杰的父亲狄知逊数次调动工作,拖家带口四处宦游,狄仁杰跟着走遍大江南北,郑州、梁州(今陕西汉中)、剡县(今浙江嵊州)、郑县(在今陕西渭南)、夔州(今重庆奉节)……见识了各地风土人情,想必也感受到了民间疾苦与公事烦冗。狄家世代为官,自小在基层历练的狄仁杰,终究要去考取功名。
  
  唐高宗显庆年间,为了打破士族的垄断地位,唐高宗和武则天重视科举,吸纳大批优秀“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狄仁杰虽天赋异禀,但考试成绩一般,多亏朝廷“扩招”,才得以明经及第。
  
  《通典》中说:“其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倍之,得第者十一二。”明经科的录取率是进士科的十倍,这就给了更多人机会,应试能力不佳,说不定办事能力强呢,狄仁杰就是明经及第,照样干出了一番大事业。
  
  就在狄仁杰赶考路上,发生了一件奇事。
  
  这天,狄仁杰骑马路过华州北市,见很多人聚成一堆,不知在围观什么。他拉住缰绳,遥遥望去,见一个大牌子上写着八个大字:“能疗此儿,酬绢千匹。”待挤到跟前,他见牌下躺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像是富人子弟,其鼻端长了一个大如拳头的瘤子,瘤子连接鼻子的细肉粗细如筷子,碰一下酸痛刻骨,孩子的双眼也被瘤子牵着,翻着眼白。见孩子痛苦不堪,似乎马上就要死去的样子,狄仁杰心疼地观察了一会儿说,我能救他!
  
  孩子的父母及亲戚纷纷磕头,立即拉来一辆车,上面装有千匹绢。狄仁杰不为所动,他让人扶起孩子,自己取出银针,从孩子脑后扎进约一寸,问孩子:“针气到瘤子那里了吗?”孩子点点头。狄仁杰猛地把针抽出来,瘤子随之掉落。孩子的眼睛也恢复正常,病痛全无了。孩子的亲人又是哭又是拜,要把一车绢送给狄仁杰。狄仁杰笑着说,我是可怜孩子性命危急才紧急施救,可不是靠行医谋生的。说完,他便转身走了。
  
  这个故事被收入唐代中期传奇小说集《集异记》,说狄梁公“性闲(娴熟)医药,尤妙针术”,结尾狄梁公的原话是“吾非鬻技者也”,即我不是靠出卖技术为生的。俗话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狄仁杰将其反了过来,他无意为良医治病救人,终成良相治国救民!

点赞(403)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