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伊水为姓,由厨而入相
  
  如果说洛神是洛河的象征,伊尹就是伊河的代言人。

  



  距今3000多年前的夏朝末年,伊尹在伊水之滨出生,带着这条河赋予的灵性,一步步从奴隶到名相,从厨圣到汤药之祖,走上了人生巅峰。
  
  关于伊尹的出生,有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伊水》中记载:“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得婴儿于空桑中。”《明一统志》解释:“空桑涧在嵩县南。有莘氏女采桑伊川,得婴儿于空桑中,长而相殷,是为伊尹。”
  
  有莘氏是伊水流域的一个小国。一次洪水过后,采桑女在树洞中捡到一个婴儿,就将其抱了回去,有莘国国君让奴隶将其抚养成人。
  
  抚养伊尹的奴隶是个厨师,伊尹耳濡目染,长大后也精通厨艺。同时,因为良好的教养,他还被国君选为女儿的师仆。
  
  《孟子·万章》中说:“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青年时期的伊尹,已表现出超群的才华,声名鹊起。当时夏桀无道,商汤欲灭夏,便派使节到有莘国求贤。遭到有莘国国君的拒绝后,他又向其女儿求婚。于是,伊尹作为陪嫁奴隶,得以来到商汤身边。
  
  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称,伊尹到商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辅佐商汤灭夏后,他又“调和五味”,以烹饪之道治国,赢得历代商王的尊重。
  
  商汤去世后,伊尹又为商朝治国理政数十载,被称为帝师,是甲骨卜辞中的“旧老臣”之首。他在太甲之后的沃丁时期去世,被以天子之礼“葬于亳”。据《偃师风土》中记载,伊尹墓在偃师市城关镇杏园村南新寨附近。
  
  伊尹不仅是古代名相之首,还因为“教民五味调和,创中华割烹之术,开后世饮食之河”,被奉为烹饪鼻祖,又被称为厨圣。他以烹饪之道治国的理念,也被后世效仿。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对伊尹的致敬。
  
  是厨圣,也是汤药之祖
  
  中医常说,药食同源。
  
  伊尹精通烹饪之道,对各种食材了如指掌,认为“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辛、苦、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那么,他用五味调和的办法来煎煮草药,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上古时期,神农曾尝百草,教人用生食草药的办法养生治病。伊尹煎煮草药制成汤剂,是在此基础上的一大进步。
  
  《汉书·艺文志》中收录有许多医书。其中,经方类医书中有一部《汤液经法》,相传就是伊尹传下来的。西晋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的序言中说:“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司马光也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伊尹因悯生民之疾苦,创制了汤液。这种煎煮草药的方法,一直为后世所沿用。
  
  中医汤药的好处,古人深有体会。唐朝孙思邈在《千金要方》的序言中说:“凡古方治疾,全用汤法,百十之中未有一用散者。”宋徽宗也对汤药赞赏有加,认为伤寒等症“用汤最宜”。
  
  历代医家公认伊尹是汤药之祖,并将他与神农相提并论。
  
  元朝王好古在《汤液本草》一书中提出:“神农尝百草,立九候,以正阴阳之变化,以救性命之昏札,以为万世法,既简且要。殷之伊尹宗之,倍于神农,得立法之要,则不害为汤液。”
  
  不仅如此,还有人将伊尹与黄帝、神农并称为医学三大圣人。
  
  这个大胆的提法,出自明朝医家俞弁。他在《续医说》中称,黄帝“原百病之起愈”,神农“辨百药之味性”,伊尹则创制了汤液,“此三圣人者,拯黎元之疾苦,赞天地之生育,其有功于万世大矣”。在他看来,后世精于此道的人,都算得上是“圣人之徒”。
  
  清朝陈修园也曾说:“明药性者,始自神农,而伊尹配合而为汤液。”他认为东汉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剂,都出自伊尹的书。比如,《伤寒论》中的桂枝汤,一向被誉为群方之祖,相传就是伊尹所创。
  
  桂枝汤用到了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和大枣,这些东西现在人们的厨房中也很常见。因此,它本质上是一个食疗之方,这也再次印证了中医的药食同源之说。
  
  沿伊水之滨,寻伊尹足迹
  
  伊尹生在伊水之滨,伊水即伊河,源头在栾川。
  
  今天,伊河出栾川后,经嵩县和伊川,穿伊阙而入洛阳,在偃师与洛河汇合,注入黄河。在伊河流经的地方,都有伊尹的故事在流传。
  
  为追寻伊尹的足迹,我曾到栾川寻找伊河源头。洛阳到栾川有130多公里,如果走高速公路,一个多小时就能到栾川县城。
  
  栾川县城中,有一条鸾州大道。鸾州是栾川的古称,因有形似凤凰的鸾鸟在此栖息而得名。鸾鸟嬉戏的河流,过去被人们唤作鸾水。
  
  据《栾川县志》中记载,伊河就是古之鸾水。《山海经》中说:“蔓渠之山,伊水出焉。”《淮南子》中说:“伊水出上魏山。”今天人们通常认为,伊河的发源地在栾川县陶湾镇三合村闷顿岭,属伏牛山系,蔓渠山和上魏山都是闷顿岭的古名。
  
  到栾川县城后,再向西行约20公里就到了陶湾镇。
  
  从陶湾镇到三合村还有十几公里的路,一路山水环绕,风景宜人,但要到闷顿岭上找伊河源头,可就不那么容易了。我去的时候,是先向当地人打听,再沿一条羊肠小道向山上走。山腰有几间房子,却无人居住。直到将近山顶时,我才见到一个院落,有位老人坐在屋门口,旁边还拴了两只狗。
  
  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说,每年都有人来找伊河源头,“伊河源头就在院子后边不远处,不用再往岭上走了。闷顿岭这边属于陶湾镇,翻过岭就是三川镇了”。
  
  这些年,山上的人陆续搬走了,老人还在伊河源头守护着。春天天旱,山上的水流很小,几乎是点点滴滴地往外渗。她却说,院子旁边的井水从未干过,“有时山下的人没水吃,还要上来挑”。
  
  伊河出三合村时,闷顿岭上的涓涓清泉已汇成清澈小溪。在该村与肖疙瘩村相邻的地方,立着一块巨石,上面题有“伊河源”三个大字。
  
  据说,现在关于伊河源头的说法不止一种,但不管怎样,伊河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3000多年前,在伊水之滨出生并长大的伊尹,早已与这条河结下了不解之缘。
  
  栾川县城的伊尹公园里,有伊尹雕像和浮雕墙;伊川县平等乡有伊尹祠,立着“第一名相”的石碑;嵩县的伊尹祠在纸房镇龙头村,立有明朝“重修伊尹祠记”碑,显得历史尤为厚重。
  
  这位以伊水为姓的汤药之祖,没有被他的家乡人遗忘。

点赞(906)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