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子京(公元990年—公元1047年),名宗谅,字子京,洛阳人。他为官清廉,受民拥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使之家喻户晓。




  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后两人又同在泰州为官,范深知其才学、能力,一再推荐,滕子京被召入京,授大理寺丞,后被贬至邵武县,再迁殿中丞。仁宗亲政,拜其为左正言,迁左司谏,后因事贬尚书祠部员外郎,知信州,再通判江宁府,徙知湖州。西夏犯边,又为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知泾州。宋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闰九月,宋夏定川寨之役,宋军惨败,西夏军直指渭州,关中震恐。滕子京深知泾州兵力匮乏,急招民众充役守城,并将紧急军情速报临近各郡守,请求支援,才迫使西夏军退回塞外。

  不久,范仲淹荐滕子京为天章阁待制、庆州知州。宋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九月,有人以“枉费公用费”,诬告滕子京,他被贬知凤翔府。后来虽经范仲淹、欧阳修、田况等一批正直人士的营救,且案情基本落实,滕子京并无侵吞公款的事实,但由于种种原因,滕子京还是于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移知虢州,二月又远贬岳州巴陵郡。在这里,他兴办学堂,招收学生;修筑堤堰以治水患,便于舟楫商旅交通往来,重修名楼岳阳楼,并请范仲淹为记,范仲淹洒洒洋洋写了一篇,此即名篇《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范仲淹对滕子京在岳州的政绩作了高度评价。

  宋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正月,滕子京迁知苏州,不足一个月,苏州百姓“歌其能政”。但由于长期抑郁,积劳成疾,不久,滕子京便卒于任上,终年58岁。又是范仲淹为滕子京撰写了《天章阁待制滕君墓志铭》。文中对滕子京的性格、为人、能力皆给予较高的评价。《宋史·滕宗谅传》中说“宗谅尚气,倜傥自任,好施与,及卒,无余财”。家中“积书数千卷以遗子孙”。

点赞(35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