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杜预,可能许多人对他的印象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杜牧的先祖。其实,他是个才智超群、功勋卓著的“大能人”——建功灭吴战争、修黄河上第一座浮桥、制定“二元乾度历”、撰有《春秋释例》《春秋左氏经传集解》等书,是明朝之前唯一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的历史人物!

  



  胸怀韬略“杜武库”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今西安东南)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
  
  从泰始七年(公元271年)到咸宁四年(公元278年),杜预前后一共担任了七年的度支尚书,其间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事,朝廷上下交口称赞,送其号曰“杜武库”。杜预任度支尚书时,匈奴人刘猛举兵造反,杜预又兼任平反的职务。他亲临前线,且冲锋在前。战争胜利后,他设立籍田,将户籍同田产相连,百姓和边防士兵均有田可耕,将公私利益融合为一,收效甚为显著;改良武器装备,弓箭射程更远,刀剑更锋利,并改进连续抛石的抛石车;又建“常平仓”,即建立国家粮库,规范谷物价格,使盐路畅通,盐价稳定……他提出的50余条利国利民的措施,均被皇帝采纳。
  
  在机械制造方面,杜预也多有建树。周朝太庙中有一种欹(qī)器,是一种倾斜易覆的盛水器,水少则倾,中则正,满则覆,君王常常置于座右以为戒。这种欹器到东汉时还放在御座旁,汉末动乱,此器不复存在,它的制法也失传了,后人甚至连它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也不知道。杜预凭着书上的记载和自己的理解,把它重新设计制造出来,献给晋武帝,晋武帝对此赞叹不已。
  
  晋武帝泰始十年(公元274年),杜预对皇帝说:“数千里黄河,无一座桥梁。孟津在洛阳之北,每天过河人数众多,运输物资无数,应建一桥。”司马炎批准了他的建议。杜预就调集技术人才,拨财物,在孟津通往洛阳的黄河上建浮桥,桥长约千米,是黄河上最早的一座浮桥。
  
  建功灭吴战争
  
  晋武帝咸宁元年(公元275年),羊祜推荐杜预为荆州刺史,以实现灭吴统一全国的宏图大业。羊祜任荆州刺史时,对内采用富民强兵政策,对吴则采取“统一战线”策略,分化瓦解敌军。
  
  杜预上任时,晋强吴弱已十分明显,杜预则采取“缮甲兵,耀威武”策略,不断进行军事演习,进一步充实粮饷,并派精锐部队袭击东吴西陵督张政的部队,“大破之”。
  
  张政是吴的主帅,守吴之要害之地而被“大破”,感到很丢人,于是,他隐瞒被打败的事实,杜预就将吴军被俘之将士名单送给孙皓。孙皓大怒,撤了张政。大战临近,换了主帅,本是军之大忌,孙皓却不以为意,杜预取得了战略上的成功。
  
  杜预一切安排妥当后,上书皇帝,请求火速进军。等司马炎一批准,杜预等人就以摧枯拉朽之势,消灭了东吴。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西塞山怀古》中写道:“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西晋灭亡孙吴的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战争,它结束了汉末、三国以来天下分裂割据的状态,使中国重归一统。杜预在这次战争中显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功绩是非常突出的。
  
  潜心钻研经学
  
  灭吴之后,杜预潜心研究经学,且成绩丰硕。他所撰写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三十卷,是《左传》注解流传至今最早的一种,被收入《十三经注疏》中。《集解》对后世的《左传》研究颇有影响,至今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到唐代时,杜预的书还保留有《春秋左氏传音》三卷、《春秋左氏传评》二卷、《春秋释例》十五卷、《律本》二十卷、《杂律》七卷、《丧服要集》二卷、《女记》十卷及他的文集十八卷,另有《春秋长历》等。
  
  杜预曾撰《善文》50卷,是中国古代较早的一个散文选本。
  
  晋武帝太康六年(公元285年)初,杜预于赴京城洛阳途中得病,死于邓县,时年63岁,薄葬于洛阳东首阳山南坡。他被追封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成侯。
  
  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唐太宗诏令历代先贤先儒22人配享孔子,其中就有杜预。
  
  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64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其中包括杜预。
  
  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72位名将中亦包括杜预。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杜预亦位列其中。
  
  杜预是明朝之前唯一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的历史人物。

点赞(137)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