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展示东营市全境域内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人物和群体,2月9日下午,东营市举行“德润东营·最美东营人”记者见面会,邀请10名来自不同领域的“最美东营人”代表,讲述他们助人为乐、敬业奉献、奋勇担当的感人事迹以及背后的故事。
“最美东营人”张惠,现任东营区红十字会副会长。2011年12月成立了东营首个爱心助学部,先后资助山区和东营市困难学生近千人,募捐爱心物资和助学款180余万元。2014年开始,发起了“学急救,会救人”应急救护培训项目,八年来,共计培训红十字救护员2800余名,普及培训6万人次。2015年发起东营市人民医院爱心导诊项目,惠及患者和家属近20万人次。2010年6月,张惠与妻子共同加入中华骨髓库。2022年9月,又共同签署捐献遗体和器官申请。在他们的带动下,东营区已经有540人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有8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有280人成为捐献遗体、器官和角膜志愿者,有25名大爱市民捐献了遗体、角膜和器官。
人物故事
“最美东营人”张惠:2010年10月17日,是我公益之路起航的日子。在这天,我和志愿者们来到辛店街道敬老院,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为老人包饺子……看到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的内心感到无比的富足。后来,我在敬老院帮扶了6位老人,去往敬老院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
对老年人独有的这份接纳和关心,还得从我小时候的经历说起。我七八岁的时候,在本村读小学,每天上学、放学都会经过村子里一处没有院墙的土坯房,房子里住着一位孤寡老人。有一天,机缘巧合,我进到了老人的屋子,看到老人家徒四壁,小小年纪的我顿时心生怜悯,默默地拿起扫帚和抹布帮老人打扫起卫生。可能是爷孙俩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后来,我每天放学后都要到老人家走一趟,并顺手帮老人干点活,而老人也会将捡废品换来的钱给我买玩具、课外读物,我亲切地叫老人“张爷爷”。心地善良的母亲也开始照顾张爷爷。张爷爷生病了,我就去给他买药、陪着他输液,母亲就给他做点好吃的。1987年的秋天,张爷爷被村里安排到乡里的敬老院,我就在周末的时候,步行8里路到敬老院看望张爷爷。1995年春节,还有5个月就参加工作的我,心里有了一个很美好的计划,那就是工作后,在单位附近租套房子,让张爷爷跟着我,我要让他享福、为他养老。不料想,张爷爷在那年的正月初十突发疾病离世。我永远没有了孝敬张爷爷的机会,这也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从那之后,我就深刻理解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决心有机会孝敬老人的时候就一定要尽力而为。
“最美东营人”张惠: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助人即助己。12年的公益路,在助人的同时,我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和丰盈。迄今为止,我发起和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场次,累计服务时长1万余小时。党和人民给了我很多荣誉,“山东省道德模范”“山东省最美志愿者”“山东好人”“全国五好家庭”等等……这既是对我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与坚守公益事业的肯定,更是对我的鞭策与激励。
我喜欢公益,我乐意帮助别人。从第一次参加志愿服务,我就感觉自己找到了一个释放善意和爱心的窗口,一条发挥自己作用的路子。2011年12月,我到沂水县沙沟镇走访困难学生,困难家庭家徒四壁的境况、困难孩子渴望上学的眼神,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从最初沂水县的8个孩子,到后来的沂水、临朐、东营三区两县的困难学生,我们的助学部先后帮助了近千名困难学生。我先后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为孩子们的心灵播撒阳光。
他们需要我,他们拿我当亲人。2013年9月,住在辛店街道敬老院的庄大娘突患重病,敬老院负责人第一个联系的是我,我在中心医院跑前跑后交钱拿药,陪伴老人做检查,我作为家属在抢救单上签字。第二天,老人去世,我又作为家属料理老人的后事。家住文汇街道公租房的宋叔叔和吕阿姨,是一对失独老人,他们到我办公室签署捐献遗体和角膜申请的时候,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们老两口就把后事交给你了。
家人的支持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女儿上四年级的时候,曾为我写过一封生日信,她说,“爸爸,我听妈妈说你是去帮助那些困难的小朋友和孤独的爷爷奶奶们,你不要为照顾不上我而感到内疚,我会好好学习,听妈妈的话,长大后也要像你一样,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我的公益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