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夏天哪个时段最“硬核”,中伏绝对当仁不让。作为三伏天里最长的一段(通常10-20天),它就像老天爷按下了“高温持续键”,出门5分钟,流汗两小时是日常。
相对于其他时间,中伏的“热”有什么不一样呢?
普通高温是“烧烤”,中伏是“焖煮”。此时雨水多、湿度大,体感温度常常比实际气温高一大截。这段时间给人的感触就像在桑拿房里裹着棉被跑步,连风都是热的,难怪老话说“中伏热不透,重阳要穿裘”——现在越热,冬天才越安生。 对抗中伏,古人很有招
吃点“苦”:苦瓜、莲子成了餐桌常客,清热解暑还败火,苦过之后竟有点回甘,像极了对夏天的复杂感情。躲“懒”觉:午后骄阳似火,不如学古人“歇晌”,养足精神再和高温Battle。
水上游:河边树下乘凉、井水镇西瓜,没有空调的年代,智慧就是最好的降温神器。
现代版中伏生存指南
别总待在空调房里“冬眠”,清晨或傍晚去公园走两步,感受一下带着露水的风;冰箱里备点绿豆汤,冰爽但别贪凉;傍晚和朋友撸串谈笑风生,好像也没那么难熬了。中伏虽热,却藏着夏天最浓烈的味道——冰镇西瓜的甜、傍晚夜风的凉、空调屋下的闲。咬咬牙扛过去,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就在不远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