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洛阳有不少与数字相关的典故,如三代之居、三国归晋、建安七子、竹林七贤、“二陆入洛,三张减价”、金谷二十四友等。

  
  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古人所说的三代、三川、三河等,究竟指代什么?我们这就来看一看。
  
  洛阳城中九老会
  
  在很多人看来,择一城终老,偕一人白首,是十分幸福的事情。对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来说,这一城就是洛阳,但共白首的不止一人,而是洛中九老。
  
  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常与一众老友流连于龙门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因此,洛中九老也称香山九老。他们在唐武宗会昌年间组织九老会,对后世影响深远,又称会昌九老。
  
  既称九老,年纪自然不小。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活动的发起者、原刑部尚书白居易74岁,须发皆白,仍是九老中最年轻的一个。
  
  《唐诗纪事》中称,当时参加九老会的另外几个人,分别是89岁的原怀州司马胡杲、88岁的原卫尉卿吉皎(一作吉旼)、87岁的原磁州刺史刘真、85岁的原龙武长史郑据、83岁的原侍御史内供奉卢真、77岁的原永州刺史张浑,还有136岁的洛中遗老李元爽,以及95岁的僧如满。也就是说,九老的平均年龄达到了90岁。
  
  据白居易在《九老图诗序》中记载,他在会昌五年发起了两次活动。一次是暮春三月,他在洛阳履道坊的家中“合尚齿之会”,参加者共有七人,大家饮酒赋诗,尽欢而归。第二次是当年夏天,“又有二老,年貌绝伦,同归故乡,亦来斯会”。
  
  这新加入的二老,白居易在自注中说,一是“洛中遗老李元爽,年一百三十六”;一是“僧如满,年九十五岁”。他命人为二老画像,注上姓名、年龄,与前七老一起题为《九老图》,并赋诗一首相赠:“雪作须眉云作衣,辽东华表暮(一作鹤)双归。当时一鹤犹希有,何况今逢两令威。”
  
  辽东华表指久别的故乡,令威是传说中的神仙。东晋陶渊明在《搜神后记》中说,辽东人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后化为仙鹤飞回辽东,落在城门的华表柱上。有少年挽弓欲射,仙鹤飞到半空说:“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
  
  白居易将这高寿的二老比作神仙。当时,东都秘书监狄兼谟、河南尹卢贞也参加了活动,却因不到70岁而没被列入九老之中。
  
  半移生计入香山
  
  九老虽然年事已高,但从他们聚会时留下的诗文看,他们大多仍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如89岁的胡杲在《九老会赋诗》中说:“霜鬓不嫌杯酒兴,白头仍爱玉炉薰。徘徊玩柳心犹健,老大看花意却勤。”87岁的刘真也说:“赏景尚知心未退,吟诗犹觉力完全。闲庭饮酒当三月,在席挥毫象七贤。”
  
  相比之下,74岁的白居易倒有点“弱不禁风”。他一生“历官二十任,食禄四十年”,其间因犯颜直谏惹怒唐宪宗,被贬为江州司马,从此不再以百炼钢自居,而是逐渐化成了绕指柔。唐文宗太和三年(公元829年),为躲避朝中的党争之祸,他以生病为由,请求分司东都,来到洛阳,此后虽常老病缠身,仍能诗酒逍遥,惬意生活。不料,68岁那年,他又患上了风痹之症,幸亏治疗后有所好转,从此更爱寄情山水了。
  
  唐武宗会昌元年(公元841年),70岁的白居易以刑部尚书致仕,终于过上了无牵无挂的退休生活。《新唐书》中记载,他在洛阳履道坊的家中疏沼种树,又在龙门“构石楼香山,凿八节滩,自号醉吟先生”。
  
  白居易喜欢香山,曾捐资重修香山寺,并撰写了《修香山寺记》:“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他还作有《香山寺二绝》,其一称:“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家酝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
  
  当时,龙门河道中有八节滩,礁石遍布,来往船只常在这里触礁遇险。白居易拿出多年积蓄对其进行治理,终于将八节滩从险滩变成了“坦途”。他内心十分欣慰,就在组织九老会的那一年,还在《欢喜二偈》中写道:“心中别有欢喜事,开得龙门八节滩。”
  
  不过,白居易的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会昌六年(公元846年),75岁的他在洛阳履道坊私第去世,家人遵嘱将其葬在龙门香山的如满禅师塔身之侧。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称:“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愿预逍遥九老中
  
  据《唐才子传》记载,白居易在洛阳组织九老会,“时人慕之,绘《九老图》”。此后,历代以香山九老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层出不穷。如宋代画师李公麟、马兴祖,明代画师谢环、周臣等,都有香山九老图传世。
  
  对九老会这样的文人雅事,也有不少后人进行效仿,其中最著名的是北宋时的洛阳耆(音同奇)英会。
  
  耆英会的发起人是大名鼎鼎的潞国公文彦博。他当过宰相,是朝廷重臣,77岁时以太尉之职留守洛阳。时值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洛中公卿大夫年德高者”很多,他决定效仿香山九老会,组建洛阳耆英会。
  
  按洛阳“尚齿不尚官”的风俗,79岁的致仕宰相富弼当仁不让,坐了耆英会的头把交椅。其他人依次排下来,最年轻的也有70岁。随后,文彦博又邀请64岁的司马光加入,使耆英会的成员达到了13名。他还特意建了耆英堂,让画家郑奂为每人画像,并请司马光起草会规。司马光写了《洛阳耆英会序》,将大家的姓名、官职、年龄等一一列出,又定下《会约》,要求聚会“朝夕食各不过五味”,喝酒要“深浅自斟,饮之必尽”等。
  
  耆英会的第一次聚会由文彦博张罗,就在富弼家的花园里进行。之后,大家轮流做东,“诸老须眉皓白,衣冠甚伟,每宴集,都人随观之”,成了洛阳城中的一道风景。司马光认为这样太过招摇,不久又组建了以简素为宗旨的真率会,耆英会自动解散。
  
  除了耆英会和真率会,宋人组织的此类活动还有很多,范仲淹就有诗句称:“卧龙乡曲多贤达,愿预逍遥九老中。”可以看出,“逍遥”就是人们组建九老会的共同心愿。
  
  到了清代,乾隆皇帝附庸风雅,也下诏举行九老会。他从在朝及致仕的老臣中选了三组共27人,让他们畅游北京香山,还为香山九老会题诗并作序,称“九老会昉于唐而继于宋,然宋自别名为耆英,而唐亦始以七,后乃成九”,可见白居易与九老会的影响。

点赞(403)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