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不见古时雪,却能看到古人分享的雪趣:从传世的诗词歌赋、绘画、典籍来看,古人也有记录、分享的好习惯,下雪天也会发个“朋友圈”表达一下别样心情。

  
  他们热衷的雅事,我们未必感兴趣;我们做过的趣事,他们可是一样没少干。
  
  温酒会友,围炉夜话
  
  过雪天最惬意、最接地气的方式,当然是和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吃吃喝喝了。唐代的白居易既是高官又是文坛领袖,坐拥千万粉丝,他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却也不过如此。
  
  那是千年前的一个黄昏。白居易已经老了,定居大唐东都洛阳城,天晚欲雪,思念旧人,便给老朋友刘十九发了一条“微信”:“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首脍炙人口的《问刘十九》,用大白话说就是:哥们儿,今晚好像要下雪了,来我家坐一坐吧!咱们涮个火锅,喝杯小酒,同赏雪景,共话今昔。
  
  相传,刘十九是洛阳富商(也有人说他是老白在南方时交的朋友),和老白交情匪浅。“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下雪天,有酒有老友,夫复何求?
  
  这种快乐,“诗仙”李白也懂。某个雪夜,他披着朋友的貂皮大衣,和其对坐饮酒,“披君貂襜褕,对君白玉壶”,聊得热火朝天,喝得舒坦尽兴,“雪花酒上灭,顿觉夜寒无”。
  
  曾和李白在洛阳桥头一起饮酒的杜甫就有点儿落寞了。“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攻破了洛阳和长安,老杜被迫离乡四处避难。大冬天“急雪舞回风”,他这个“愁吟独老翁”满怀忧虑,杯中无酒,炉中无火,“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报国无门,独自发愁。
  
  国泰民安,生活安定,老百姓才有机会、有心情雪中饮酒。像老杜这般颠沛流离,衣食无着,愁都愁死了,还赏什么雪?饮什么酒?
  
  烹雪煮茶,极尽风雅
  
  冬日围炉夜话,一不留神就会喝多。无妨,睡个好觉,喝杯热茶,推开门,又是美好的一天。
  
  下雪天出行不便,可以理直气壮地赖床。白居易退居洛城后,无须再上朝,时不时会睡个懒觉。他曾专门写了一首《晚起》记录美好的退休生活:“烂熳朝眠后,频伸晚起时。暖炉生火早,寒镜裹头迟。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慵馋还自哂,快活亦谁知……”
  
  烹雪煮茶是古人的拿手好戏。雪从天上来,茶自地中生,以天地精华烹煮自然风味,将丝丝雪意融入袅袅茶香,何其风雅!
  
  南宋爱国文人陆游也好雪后煎茶,自云:“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带着小茶炉,就地烹雪煮茶,忘却凡尘俗事,在冰天雪地里品氤氲茶香,也不枉在人间度过的这些时日。
  
  煮茶的雪不可将就,最好是从屋顶、井台、松枝、梅花等高处采集来的,不曾有人践踏,冰清玉洁。
  
  《红楼梦》里的妙玉清高自许,她用梅花雪化的水煮了一壶极好的私房茶,请林黛玉等贵客品尝。黛玉未品出奥妙,猜那是“旧年的雨水”煮的茶。妙玉冷笑,讥讽黛玉:“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
  
  这是妙玉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总共才得了一瓮,埋在地下,自己都舍不得吃。好不容易碰见知音,取出来分享,黛玉竟品不出此茶的妙处,难怪妙玉不乐意。
  
  卧冰求鲤,冬日有鱼
  
  雅士有雅士的玩法,俗人有俗人的活法。相比烹茶、饮酒,雪天炖鱼汤喝似乎更实惠。
  
  洛阳涧西谷水一带有条王祥河,相传是“卧冰求鲤”的发生地。
  
  据晋代《搜神记》记载,古时候,洛阳有个大孝子名叫王祥。大雪时节天寒地冻,王祥的继母想吃鱼。王祥不忍让继母失望,便解开衣裳,卧在冰面上,期待用温暖的肉体融化河面上的坚冰,再下河捉鱼。这孝心感天动地,“冰忽自解,双鲤跃出”。
  
  古人似乎很喜欢在雪天吃鱼,古画上有很多雪中求鱼的场景,譬如《钓雪图》《雪桥买鱼图》等。
  
  十三朝古都洛阳位于河洛腹地,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城市,城里城外水资源丰富,四季分明,有雪有鱼。宋代名画《雪桥买鱼图》描绘的未必是北宋西京洛阳的场景,但北宋洛城一定发生过类似的故事:大雪纷飞,人们冒着严寒出门买鱼,顺带到河对岸买上一壶酒。
  
  热乎乎的鱼汤就着一杯杯美酒下肚,这大概就是幸福的滋味吧。

点赞(858)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