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维祺(公元1587年—公元1641年),字介孺,号豫石,谥号忠节,洛阳新安人,明末著名理学家,因曾在洛阳建明德堂,又被称为明德先生。他为人刚直,为官清廉,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著述丰厚,有《明德堂文集》《孝经本义》《孝经翼》《节孝义忠集》等传世。
心系苍生
吕维祺天资聪颖,自幼学习理学。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他考中进士,同年八月被授山东兖州推官,掌刑狱。
当时的兖州牢房,虐囚现象严重,当地有“一入其中,便登鬼录”的说法。吕维祺决心革除这一弊病,每次问刑,必先问有没有虐待囚犯的,若查实有虐囚现象的,就对牢房官吏进行严惩。在吕维祺的严格管理下,兖州的虐囚现象基本绝迹。
吕维祺在兖州任职期间,时刻以百姓为念。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兖州遭遇严重灾荒。吕维祺下乡询问百姓疾苦,向上级陈述灾情,请求救济。他还捐出家资接济饥民,积极奔走设立粥场,修建茅屋,收容难民,使万余人得以活命。
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南京户部告急,吕维祺被委以重任,升任南京户部侍郎,总督粮食储备。当时,南京户部亏空严重,使得军队粮饷短缺,以致出现士兵骚乱,整个南京地区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吕维祺在南京展示了他超强的理财能力。他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设置会计簿,严惩贪官污吏,搜查私吞款项者。为保证粮源充足,他还严督屯田,从源头抓起。经过三年的努力,南京仓庾渐充。
传播理学
吕维祺从政之余,不忘治学,终生致力于传播程朱理学,创办了许多讲会、书院,讲学传道。
自宋代程颢、程颐在洛阳创立“洛学”之后,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就成为“理学名区”,崇理风尚浓厚。明代中后期,王阳明心学大兴,文人学者云集洛阳,这里成为王阳明心学在北方传播的重镇。
王阳明心学入洛始于河洛名儒尤时熙。在尤时熙的门生中,“孟化鲤最著”,而吕维祺又是孟化鲤的高足。吕维祺继承尤时熙、孟化鲤的学说精华,将王阳明心学和河洛地区传统的程朱理学相结合,最终成为河洛理学名家。后人将他与尤时熙、孟化鲤并称为“洛西三先生”。
天启初年,宦官魏忠贤专权,毁天下书院以建祠堂。各地官员阿谀逢迎,纷纷为魏忠贤建生祠。吕维祺不愿同流合污,他在洛阳建芝泉讲会,广收门徒。
吕维祺又建七贤书院,七贤即北宋的程颢、程颐、司马光、邵雍及明代的曹端、尤时熙、孟化鲤。
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吕维祺在洛阳成立伊洛大社,又称伊洛会、伊洛社,讲学于程颢祠。据《明德先生年谱》记载:“(伊洛会)从游渐众,至二百余人。”
推崇《孝经》
吕维祺的父亲吕孔学是洛阳名儒。吕孔学幼年丧父,与孀母相依为命,事母极孝,有“仁孝公”之美称。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吕维祺对孝的理解更为深刻。吕维祺一生所学,以《孝经》为宗。他曾说“一生精神,结聚在《孝经》,二十年潜玩躬行,未尝少怠”。
《孝经》是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相传因曾子问孝于孔子而作,全书以孝为中心,围绕儒家所倡导的仁、义、忠、孝、悌等观念,较全面地阐发了儒家伦理思想。书中称孝是诸德之本,国君可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用孝立身理家。此书对古代读书人影响很大,唐玄宗李隆基曾亲自为其作注。
吕维祺终生研习《孝经》,他在为《孝经》作注的《孝经本义》中,认为“孝之道,本天地之性,传帝王之心,通贵贱之分,因爱敬之良,垂万世之法,为人君父者不可不知,为人臣子者不可不知”。
吕维祺说到做到,达到了知行合一。他对父亲极为孝顺,父病时,他“口尝汤药,衣不解带”,日夜侍奉在侧。出仕后,吕维祺在孝顺父亲的同时,忠君护国,最终以身殉节。
以身殉节
当时的洛阳,是福王朱常洵的封地。福王在洛阳期间,霸占良田,专横跋扈,搜刮民财,无恶不作,又逢旱、蝗两灾相继,致使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吕维祺力劝福王拿出钱粮救济百姓,福王惜财如命,不听规劝,吕维祺只好“尽出私财,设局赈济”。
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正月,李自成率农民军围困洛阳。守城明军缺衣少食,福王屯粮数万石却不肯犒军,以致李自成的军队攻城时,明军哗变,献城投降。
当日城破之时,吕维祺曾劝福王自杀,以免受辱,可福王没有这个勇气。李自成下令将这个养尊处优的王爷处死,并将其肉与鹿肉掺在一起下酒,称“福禄酒”。
据《吕明德先生年谱》记载,李自成及其部下钦佩吕维祺的人品和学识,欲将其释放。吕维祺严词拒绝,称“生尚书,不值一钱”,遂北向拜皇帝,哭曰“圣恩未报,臣心已竭”;西向拜父母,然后“从容引颈就刃,死之”,终年55岁,后被谥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