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长期在洛阳担任周朝的“守藏室之史”,在洛阳居住半个多世纪。由河南省越调剧团打造的《老子》,首次将这一圣哲形象搬上戏曲舞台,以老子撰写《道德经》为主线,通过扶危济困、教育太子、解读《河图》《洛书》、孔子入周问礼等场景,表现了老子作为一代圣贤的社会担当、慈悲情怀和千古绝伦的哲思。

  



  1 老子骑青牛已成文化符号
  
  一提到老子,大家脑海中就会出现一位骑着青牛、道骨仙风的老者形象。越调《老子》开场,便是老子骑着青牛出场。从把老子带进皇宫到主动献出牛黄为民治病,青牛贯穿整场戏,是一头“舔石化金,浑身散香,蚊蝇不咬,牛虻不叮”的神牛。关于青牛,还有一个传说。
  
  据说,老子八九岁时,附近的大山上突然出现一青牛,青牛凶猛异常,见物咬物,见人吃人。后来,老子和青牛斗智斗勇,最终降服青牛,只许他们吃青草,还教它们拉犁拉车,青牛也成了老子的坐骑。
  
  最早提到青牛的著作是《列仙传》,书中记载老子出关“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老子出关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地传说着、演绎着,有趣的是,老子骑坐的青牛也成了一个著名的文化符号。后来,青牛也成了老子的代名词了,老子又被称为“青牛师”“青牛翁”等。
  
  在洛阳城北,有个下清宫,以前名叫青牛观,传说是老子拴牛处。老子拴了青牛,上翠云峰炼丹,青牛就在此等他。后来老子决定西去传道化胡,牵起正在吃草的青牛就走。那牛眼见要离开此地,对着西方吼了三声,这就是“青牛吼峪”典故的由来。
  
  2 “居周久之”遗迹颇多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他从少年入周到70多岁西去出关,在洛阳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因此在洛阳的遗迹较多。
  
  在老子拴牛的下清宫北边,还有一个上清宫,相传是老子炼丹养生之所。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的记载,说的是发生在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的一件文化大事。这一年,年轻的孔子从曲阜远来,向老子求教礼乐制度真谛。在瀍河东关大街旁,矗立着一座石碑,碑上“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9个大字,记载着两位思想家史诗般的会晤。
  
  老子“居周久之”,当然要有住所。《瀍河区志》记载:“老子故宅在大通巷北头西侧。”大通巷在瀍河东边,巷子尽头如今是市二十四中家属院,老子故宅就在院子里,现存三间建筑。老子故宅负责人王洪涛介绍,现存建筑为明清时期所建,原故宅为三进两院27间房,可惜多已不存。2005年,考古人员曾在市二十四中家属院拆除的旧墙体内发现一块石碑,碑上刻着“孔子西向问礼停车此”,与距离此处不远的“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碑相呼应。
  
  此外,据传老子归隐地在栾川老君山,死后葬于洛宁寿安山。可惜,如今除了老君山人气较旺,上清宫、下清宫、老子故宅、“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碑等不为大众所知,鲜有市民造访。
  
  3 老子思想形成于洛
  
  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老子目睹了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他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写出集其哲学思想精华于一体的《道德经》,也称《老子》《道德真经》《老子五千文》等。
  
  这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上有所记载:“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很多人由此认为《道德经》写于函谷关。但有学者认为,老子长期任职、生活在洛邑,其思想的形成之地应当是洛邑,所谓老子在函谷关撰《道德经》并非史实,而仅仅是传说。
  
  不管是否为史实,老子居洛半个多世纪,其思想形成于洛阳,汇集其毕生研究成果的《道德经》,即便是在函谷关写出,也不过是“复印”了一份而已。
  
  《道德经》虽只有五千余字,但其中的哲理博大精深,自然、社会、天道、人事,无所不包。在越调《老子》的唱词中,充满了《道德经》的内涵,有些甚至应用了原句,比如老子劝诫太子们时的唱词“五音令人耳朵聋,五色炫目眼失明”,再如“上善若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治大国如烹小鲜”“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等,字字珠玑、句句精要,为《老子》这部戏增色不少。

点赞(906)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