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姓血统纯正,泱泱族群,人才荟萃:出政治家,出科学家,出文人学士……
宋姓文人多,对族谱重视——宋姓在当今各姓中排到了20名之后,但早在记者写前10姓时,就有宋姓人士关心此事,尤其是在伊川电力集团工作的宋志立先生,还为记者提供了伊川县的宋姓资料。
伊川县宋姓超过1万人,分布于14个乡镇。其中,水寨宋村约有1600人,竹园村约有1200人,朱岭约有800人,宋家沟约有300人,白沙宋村约有450人……从这些情况看,宋姓在该县分布较广,聚居地也多。而我知道的偃师宋姓也不少,约有15000人,分布在72个自然村。洛宁县的宋姓还是名门望族,出过像宋礼(明代工部尚书)这样的名人。
宋姓血系一直比较单纯,直到五代时才始有外族基因流入。
当代姓氏专家袁义达撰文说:宋姓第一支源出子姓。商朝后期,商王武丁封其子于宋(今河北赵县北),这是个伯爵侯国。周武王灭商时,也灭了这个宋国。周成王时,周公平定武庚和三监叛乱,把宋国之地封给微子启之孙稽,为宋公,宋公之子丁公申继位后,宋国南迁至商汤故地商丘。宋襄公时,宋国实力较强,宋悼公时衰落,东迁彭城(今徐州)。后来宋国被齐国所灭,其子孙遂以国为氏。
从商王武丁封宋算起,子姓宋氏历史至少有3200年。这是个历史悠久且血统纯正的姓氏。
宋姓第二支源自外族改姓。漫长的历史中,任何姓氏加入他姓都是难免的。但宋姓一脉一直保持到五代时期,才有外族基因流入。具体是:五代时湖南西部沅陵地区辰州蛮酋的宋氏,北宋时西北西夏国党项族宋姓,清朝时满洲八旗嵩佳氏族全部改姓宋。加上唐宋以来外来民族不断加入,宋氏家族越来越庞大了。
宋姓在商、周、春秋、战国年间,一直活跃在河北、河南、山东等北方地区,汉晋南北朝时播迁至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安徽、江西、浙江,唐宋时扩展到四川、广西、湖南、广东、福建等地,从清代康熙末年开始,闽粤宋氏中有移居台湾者,进而远播海外。
从明朝至今,宋姓人口由54万激增到近1120万,氏族兴旺。
当代宋姓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四川,约占宋姓总人口的44%,其中山东居住了宋姓总人口的15%,为宋姓第一大省。
宋氏对社会的贡献有:第一,马车、牛车皆为宋氏发明。早在4000多年前,宋氏远祖就发明了马车,接着又发明了牛车。第二,宋代宋姓中出现了一位法医学家——宋慈。他被誉为“法医学之父”,著有《洗冤集录》,西方人认为他开创了“法医鉴定学”。这本书对犯罪、侦查和伤害赔偿都有论述,有极高的科学价值。第三,明朝科学家宋应星著有《天工开物》,它是农业方面的综合性科学巨著,对人类贡献巨大。
宋氏文人出现较早,群体庞大:宋玉,战国时楚国文人,屈原的弟子,曾任大夫,是著名的辞赋家。宋庠,宋代状元,于宋仁宗中期拜相,多有著述。宋濂,明代文学家,曾主修《元史》。宋琬,清初著名诗人,进士,官至四川按察使,为官清廉,词、赋、文俱佳,传世诗作1300余首。宋湘,清代诗人,进士,诗写得好,书法亦佳,对联尤精。宋春舫,浙江吴兴人,剧作家、戏剧理论家、藏书家,被誉为“世界三大戏剧藏书家”之一,其书房“褐木庐”主藏国外戏剧书刊。
宋姓名人中,还有李自成的军师宋献策、清代经学家宋翔风以及我们熟悉的近现代名人宋教仁、宋哲元、宋庆龄、宋任穷、宋时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