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亭与一个历史名人分不开,他就是东汉安帝时期的政治家杨震。安帝元年(公元107年),邓太后执政,重用了杨震等一批清流为官。杨震德才兼备,为官清廉,深得百姓拥戴,曾先后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涿州太守等职。




    元初四年(公元117年),邓太后将杨震调回京都洛阳,先后任太傅、司徒等职。杨震位高权重,不少人想行贿谋私,都遭到杨震坚决拒绝。一天深夜,有人贿送黄金十斤,送金人说:“暮夜无人知。”杨震回答道:“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何谓无知?”这句话流传千古,杨震也因此成为历代清官的典范,被称为“杨四知”。
    邓太后去世后,昏庸的汉安帝亲政,朝政混乱。安帝不顾国家的安危,下诏耗巨资为乳母王圣在皇宫外大兴土木,建造私宅。为此,杨震数次进谏,安帝拒不采纳。而宦官奕丰、周广等人,更是肆无忌惮,竟伪造诏书,调拨国库钱粮,占为己有。杨震心急如焚,上书安帝,但安帝置之不理。
    延光三年(公元124年),安帝听信谗言,下诏将杨震贬为庶人,遣回华阴原籍。杨震对安帝彻底失望,坐车西去,到达夕阳亭。亲朋故交和民众闻之,在这里置酒为杨震饯行。
    杨震想到国家危在旦夕,而自己报效无门,悲愤不已,他对众人说:“为官不能效忠于国,不能报答于民,千古落骂名,生有何益?”说罢,饮鸩而死。
    古人说:“草庐一言而定三分之业,一言之兴邦也;夕阳亭一言而招五胡之祸,一言之丧邦也。”这句话是说,诸葛亮在南阳草庐之中,为刘备定下三分天下之计,成就了蜀汉政权,这叫一言兴邦。而西晋荀勖在洛阳夕阳亭中,为贾充定下的嫁女于太子之计,招来了五胡之祸,这叫一言丧邦。
    西晋武帝泰始七年(公元271年)冬,鲜卑秃发部在关中叛乱,武帝命宰相贾充去镇守长安,朝中公卿饯行于夕阳亭。贾充不愿赴任,就私下问计于荀勖,荀勖说:“只有把女儿嫁给太子,才能留在朝中。”
    于是,贾充让其妻郭槐贿赂杨皇后身边的人,使他们不停地赞美贾充之女贾南风。于是,杨皇后要求封贾南风为太子妃,荀勖等人也称赞贾南风容貌绝美,且有才德。西晋武帝听从他们的意见,让太子迎娶贾南风,并让贾充回朝,继续担任宰相。
    西晋武帝驾崩,太子继位,就是白痴皇帝西晋惠帝,而成为皇后的贾南风是个乱国妖孽,她亲手导演了八王之乱,导致了匈奴等部的大规模叛乱,将西晋送进了坟墓。
    唐朝时,夕阳亭是一个著名景观,其位置在今柳林街附近的新潭边,为文人折柳相送之地。唐彦谦《寄怀》:“有客伤春复怨离,夕阳亭畔草青时。泪从红蜡无由制,肠比朱弦恐更危。梅向好风唯是笑,柳因微雨不胜垂。双溪未去饶归梦,夜夜孤眠枕独欹。”
    这里提到,夕阳亭为双溪环绕,梅树柳树成林。而白居易《河亭晴望》:“风转云头敛,烟销水面开。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郡静官初罢,乡遥信未回。明朝是重九,谁劝菊花杯?”这里又提到,夕阳亭畔,水面开阔,有秋雁黄菊,有晴虹之桥。
    柳林街和夕阳亭,大运河的标志。唐代诗人储光羲(xī)的《送恂上人还吴》说:“洛城本天邑,洛水即天池。虚室香花满,清川杨柳垂。”这首诗作于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春。当年正月,唐玄宗在洛阳主持了进士科考。客居洛阳的江南学子储光羲进士及第,他的朋友、一代高僧恂上人受诏入宫讲法后,南归吴郡,在夕阳亭,储光羲与他咏诗话别。储光羲赞美了洛阳户户花开,清清的洛河水边杨柳垂堤。
    俱往矣,夕阳亭已走进历史的记忆!但是,随着四眼井景区的整治,“古井寒泉见底清,酒樽风月醉亭台”的旧时美景将金妆复现,乘愿归来!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