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洛阳出了一位响当当的理学家——尤时熙,据说当时想拜他为师的人不计其数。一提起尤时熙,官员和百姓都为他点赞。
明朝诞生了不少理学大家,理学著作数不胜数,尤时熙唯独看中了王阳明写的《传习录》。或许你想不到,这本书刚出版时,差评如潮,知识分子压根儿瞧不起,甚至有人认为王阳明的理念非主流。
尤时熙偏偏喜欢《传习录》,他熬夜读完此书,如醍醐灌顶一般,连连称赞:“这才是我苦寻的真理啊!”
后来,尤时熙当了官,不追求名利,一心只想办教育。国家领导看在眼里,激动不已,立马把他调到国立大学当教授。尤时熙不负众望,没过多久,便升任大学校长。
做了校长,尤时熙还不满足。为啥?因为他心中有一个遗憾:在理学大家王阳明去世前,自己没有拜他为师!为了不让自己留有遗憾,他找到深得王阳明真传的高官刘魁,准备拜师学艺。谁知刘魁因直言不讳入了狱,尤校长求学心切,一遇到不懂之处,就拿着书跑到牢房中向刘魁求教。
数年后,尤时熙奉命到江苏收取盐业专卖税。他清正廉洁,从不乱收税,既保证了国家税收,又保护了工商业发展。谈起尤时熙,江苏的老百姓都竖起大拇指。
《明史》记载,尤时熙是个孝子,他看母亲年事已高,便主动辞官,回到洛阳伺候母亲。从此,他一边照顾母亲,一边干起了老本行——在家乡办起了学校。
公元1580年,78岁的尤时熙去世,学者们尊称他为西川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