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导语:如今的洛阳,街道平坦开阔,并行两车或多车不成问题。一千多年前的北魏洛阳城,贵为一国之都,道路虽不如现代气派,但城中主干道并行几辆马车还是不成问题的。
  如今的洛阳,街道平坦开阔,并行两车或多车不成问题。一千多年前的北魏洛阳城,贵为一国之都,道路虽不如现代气派,但城中主干道并行几辆马车还是不成问题的。
  
  然而,路再宽,也架不住冤家路窄。这不,有俩当官的为了抢道,居然当街杠上了,还为此闹到了北魏孝文帝跟前。
  
  
  谁也不肯让路
  
  这俩当官的,一个叫李彪,一个叫元志,都是当时洛阳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
  
  据《魏书》《北史》等古籍记载,李彪性格豪爽,心直口快,整天在朝堂上批评这个弹劾那个,得罪了不少人。然而孝文帝元宏(本名拓跋宏)很是器重李彪,任命他当了御史中尉。朝中大臣就算心里有意见,也要给他几分薄面。
  
  元志乃北魏贵族后代,跟皇室沾亲带故。他读过不少书,能说会道,颇有才干,办事老练,作风强悍,年纪轻轻就当了洛阳令,官级虽没有李彪高,但好歹算是北魏京城的首席执政官,在人前也是威风八面。
  
  这天,这两个大人物各自乘车出门,不巧在半路碰上了。
  
  御史中尉比洛阳令官职高,按说元志应该给李彪让道。可元志平时就看不惯李彪的做派,存心要争上一争,非但不避让,还非要李彪的车给他让路。
  
  两人谁也不肯让道,争执不下,也顾不得体面,当街吵了起来。眼看两个大官越吵越凶,围观人等也不敢贸然插手。
  
  李彪脾气急躁,嚷嚷着:“你小子太失礼,我要到皇帝那儿去告你的状!”
  
  元志脖子一梗:“走啊,谁怕谁啊!我也要告你去!”
  
  找皇帝评评理
  
  孝文帝觉得有点儿心累:这俩家伙真不让人省心!为了芝麻大的小事儿,竟然厮跟着找朕评理,烦人!
  
  烦归烦,还是得给他们评评理。那么谁有理呢?
  
  李彪说:“当然是我有理呀!按本朝规矩,下级应该礼让上级。元志比我官职低却不让道,简直是狂妄放肆,目无法纪!”
  
  元志说:“我也有理呀!我是洛阳令,洛阳人的户口统统归我管——李彪既然住在洛阳,自然也归我管。我凭啥要给他让道呢?”
  
  孝文帝听了双方的辩论,觉得又好气又好笑:“洛阳那么大,让个道会死吗?从今以后,您二位分路扬镳,各走各的路。”
  
  成语“分道扬镳”便由此来,比喻志趣、目的不同,各走各的路。
  
  话说李彪和元志还挺较真儿,皇帝让他们分道扬镳,他们还真的“分道”去了:出得门来,拿尺子仔细地量了量路,一分为二,各走一边,自此消停。
  
  道不同不相为谋
  
  有个叫李冲的人,跟李彪起了冲突,也找皇帝说理,皇帝也让他们“分道扬镳”,可李冲想不通,气出了毛病。
  
  李冲算是李彪的贵人,对李彪有恩——李彪能当上大官,多亏李冲提携。
  
  《魏书》里说,李冲是北魏重臣,温和敦厚,沉稳老练。孝文帝颇为器重他,任命他当尚书仆射,还请他辅导太子读书。君臣关系亲密,常在一起谈心。
  
  也不知李冲和李彪起初是怎么认识的,或许是因为他们都姓李,或许是因为李冲欣赏李彪的坦率果敢,反正李冲多番提携,助力李彪青云直上。
  
  李彪向来大大咧咧,不太注重礼仪,在路上碰见同事,连招呼都不打,情商似乎不那么高。当了大官以后,他孤高自傲,更懒得动用情商了,动不动就跟同僚抢车道,就连遇见李冲,也只是潦草地整一下衣袂,便算打过招呼。
  
  这让李冲感觉很不舒服。他认为李彪前倨后恭,太没良心,对恩人太不尊敬。怨气日积月累,再加上其他矛盾累积,二人终于反目。
  
  孝文帝南征时,命李冲、李彪留守洛阳。皇帝一走,李冲就拘押了李彪。
  
  据李冲陈述,他抓李彪的理由如下:“有人喊冤,我本欲审讯,可李彪不分青红皂白,粗暴地打断了那人的肋骨。他是酷吏啊,必须严惩!”
  
  孝文帝看了奏状,劝李冲想开点:“李彪是个大老粗,别跟他一般见识。”
  
  李冲咽不下这口气,三天两头找碴儿骂李彪,“言语乱错,犹扼腕叫詈”。可能是肝火太旺,李冲怒而发病,一命呜呼。
  
  道不同不相为谋。人生苦短,前路漫漫,比争马路、论长短重要的事多着呢,何必跟自己过不去,甚至赔上性命?大路朝天,各走一边,看不惯的人,不如索性就与其分道扬镳吧!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
邮 编: 471934
电子邮箱: hlxc.2008@163.com
帮助
建议采用ie8以上
chrome、firefox、Safari 5+浏览器
360、腾讯浏览器采用极速内核
版权所有
洛阳师范学院
豫ICP备10005974

星辰微博

星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