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盛唐最后的名相(河洛典故)
导语:张九龄是盛唐最后一位名相,温文尔雅,气度不凡。在他之后,每当有人举荐人才,唐玄宗总要问上一句:“风度得如九龄否?”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悔不当初,但一切都晚了。

  唐代有许多著名诗人,如诗骨陈子昂、诗佛王维、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当过拾遗,连诗仙李白也不例外。
  
  拾遗是谏官,武则天时期始设的从八品上官职,选拔标准极高。当过拾遗的诗人,度过了怎样的人生?
  


  岭南走出大才子
  
  说到张九龄,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但他传唱千年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这句诗出自张九龄的《望月怀远》,约为他晚年罢相后所作。《唐诗三百首》中,开篇便是张九龄的《感遇》二首,这也足以证明他在唐代诗坛的地位。
  
  张九龄的诗风雅正冲淡,和他的为人一样。他是岭南人,出身寒微,中进士后当过拾遗,后来官至宰相。这条路走起来一定很辛苦吧?其实还好,因为他有贵人相助,张说(音同月)就是他仕途上的领路人。
  
  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张九龄生于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他是西晋张华的十四世孙,自幼聪敏,诗文俱佳。武周时期,20多岁的张九龄进士及第,洛阳人张说对他的文章十分赏识。
  
  当时,张说既是朝中重臣,又是文坛领袖。他因得罪张易之兄弟而被流放岭南,经过韶州时读到张九龄的文章,认为其能“济时适用”,遂将这个年轻人引为知己。
  
  神龙政变后,武则天还政李唐。不过数年,皇位便由唐中宗、唐睿宗传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手中。在此期间,张九龄被擢为左拾遗,早已还朝的张说也成了唐玄宗跟前的红人。
  
  唐玄宗打造开元盛世,前后离不开四位名相,他们分别是姚崇、张说、宋璟和张九龄。姚崇与张说不睦,拜相后排挤张说,张九龄也受到牵连。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张九龄回到家乡,主持开凿了江西与广东交界的大庾岭路。这条路后称梅岭古道,是无数人南下北上的必经之路。
  
  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姚崇去世,随后张说入朝为相。他不但重用张九龄,还与其结为同宗兄弟,并不遗余力地向朝廷引荐,称“九龄堪为学士,以备顾问”。46岁那年,张九龄成为中书舍人,时常参与朝廷决策,唐玄宗也对他格外器重。
  
  张说性格张扬,容易树敌,后来得罪了李林甫。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他被迫致仕,三年后病逝,终年64岁。张九龄也因母丧回家守孝,暂时离开了朝廷。
  
  军法难斩安禄山
  
  张说病逝后,唐玄宗有意让张九龄接替他,但张九龄生性淡泊,屡次请求回家奉养老母。不久母亲去世,他便回乡守孝去了。
  
  没等张九龄守孝期满,唐玄宗就迫不及待地下诏让他还朝。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春,张九龄从韶州来到洛阳,面见唐玄宗“求终丧”。唐玄宗不许,当年五月拜张九龄为相,并让李林甫当他的副手。
  
  这一年,张九龄57岁。他和张说一样慧眼识人,为朝廷引荐了很多文学之士,王维曾写诗赞他“荐士满公车”,但在对武将的态度上,他和唐玄宗就有分歧了。
  
  当时,幽州长史张守珪大破契丹,唐玄宗很高兴。次年春,张守珪回到洛阳献捷,唐玄宗打算赏他宰相之职,张九龄不赞成,劝谏道:“宰相者,代天理物,非赏功之官也。”唐玄宗不甘心,说哪怕张守珪只是名义上的宰相也行。
  
  张九龄仍然反对:“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何况张守珪才破契丹,您就要让他当宰相,如果尽灭奚和突厥,又该赏他什么官呢?”唐玄宗这才作罢。
  
  镇守幽州时,张守珪收了一名义子,就是安禄山。安禄山为人狡黠,作战勇猛,平时对张守珪十分敬畏。张九龄却并不看好他,曾对侍中裴光庭说:“乱幽州者,必此胡也。”
  
  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张守珪命安禄山率兵讨伐奚和契丹,结果安禄山轻敌冒进,吃了败仗,按律当斩。张守珪有些犯难,便派人将安禄山押送洛阳,让朝廷决定他的生死。
  
  很快,张九龄的批文就下来了:“守珪军令若行,禄山不宜免死。”他主张按军法斩了安禄山,但唐玄宗惜才,认为将安禄山免官即可,继续让他当一名白衣将领。
  
  张九龄据理力争,甚至说已看出安禄山“貌有反相,不杀必为后患”,但唐玄宗不以为意,最终将安禄山放回幽州。
  
  这年八月,唐玄宗在洛阳过生日,时称千秋节。群臣争相献宝镜祝贺,只有张九龄著了一部《千秋金镜录》呈上,以“述前世兴废之源”。唐玄宗很感动,但他内心也明白,相比耿直的张九龄,自己更喜欢善解人意的李林甫。
  
  一生劲敌李林甫
  
  李林甫不学无术,但特别善于揣摩皇帝的心思。平时他还与武惠妃等人结交,只要唐玄宗有什么新想法,他很快就能知道。
  
  武惠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地位如同皇后。她生了寿王李瑁,一心想让儿子取代太子李瑛,为此竟诬陷太子结党。唐玄宗盛怒之下,不分青红皂白,打算废掉太子。宰相张九龄劝他冷静,唐玄宗的脸色很不好看。
  
  这时候,李林甫的机会来了。他对唐玄宗说:“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武惠妃又私下派人找到张九龄,许诺他只要能让李瑁当太子,以后的宰相之位就一直是他的。张九龄将来人呵斥出去,还将此事告诉了唐玄宗。太子李瑛得以躲过一劫,他最终蒙冤被害,是在张九龄罢相之后。
  
  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十月,唐玄宗以朔方节度使牛仙客治军有方,欲任命其为尚书。张九龄极力反对,称牛仙客出身行伍,为人粗鄙,当尚书有辱朝廷。唐玄宗又问是否可以给他封爵,张九龄仍不同意,说赐他金帛就够了。
  
  张九龄的固执让唐玄宗很生气。李林甫立即抓住机会,说“九龄书生,不达大体”,天子用人有何不可?唐玄宗这才高兴起来,为牛仙客加官进爵。
  
  李林甫既讨了唐玄宗的欢心,又拉拢了牛仙客,可谓一举两得。唐玄宗又欲以李林甫为相,张九龄仍说“不可”,李林甫便不遗余力地寻找机会中伤他。这年冬天,张九龄以“忤旨”被罢相,次年又被贬为荆州长史。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63岁的张九龄因病去世,这个时间被刻在了他的墓志铭中。
  
  张九龄是盛唐最后一位名相,温文尔雅,气度不凡。在他之后,每当有人举荐人才,唐玄宗总要问上一句:“风度得如九龄否?”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悔不当初,但一切都晚了。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
邮 编: 471934
电子邮箱: hlxc.2008@163.com
帮助
建议采用ie8以上
chrome、firefox、Safari 5+浏览器
360、腾讯浏览器采用极速内核
版权所有
洛阳师范学院
豫ICP备10005974

星辰微博

星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