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河南日报》、《河南法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导语:七月,正阳禁毒宣传似火热——正阳县举办“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禁毒宣传活动。

  编者按:近日,人民网、《河南日报》、《河南法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七月,正阳禁毒宣传似火热——正阳县举办“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禁毒宣传活动
  
  “毒品的种类主要有哪些?”“我知道,毒品的种类主要有鸦片、海洛因、麻古、冰毒等”“回答得非常正确!这一副象棋就是你的奖品了……”随后,洛阳师范学院正阳籍大学生王菁菁将禁毒知识有奖竞答奖品送到答题的小朋友手中。这是7月17日下午19时许,在正阳县文化广场开展的以“健康人生,绿色无毒”为主题的大型禁毒宣传教育活动中的一个镜头。
  
  当天,正阳县公安局民警、县义工联合会和洛阳师范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10余所高校正阳籍的大学生禁毒义务宣传志愿者在该县文化广场举行了一场大型的禁毒宣传活动。吸引了正阳县社会各界群众共200余人参与。活动之前,洛阳师范学院学生会干部、正阳籍大学生王菁菁,为了响应学校号召,根据“2018全国青少年禁毒防艾宣传暑期志愿服务活动团队”的总体安排,组织了正阳籍大学生周续缘(南京农业大学)、李文斌(安阳师范学院)等10多名在校大学生,积极和该县公安局禁毒大队联系,决定联合举行这次禁毒宣传活动。为了开展好这次全民性的禁毒宣传活动,王菁菁等正阳籍大学生还将自己平时省下来的生活费拿出来购买禁毒知识有奖竞答奖品,极大的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禁毒知识竞答的积极性,成为整场禁毒宣传活动中的一个靓丽风景线。
  
  活动中,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开办了禁毒讲座、禁毒板面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组织了禁毒知识有奖竞猜,公安民警、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还向群众发送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宣传材料等。在禁毒讲座中,正阳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李伟详细讲解了什么是毒品、毒品的危害以及广大群众如何与涉毒不法分子作斗争等;正阳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任保林详细讲解了《河南省毒品违法犯罪举报奖励办法》的有关内容。
  
  此次活动从当天下午16点开始,至20点30分结束,参加禁毒宣传活动的200余群众在高温中学习禁毒知识,接受禁毒教育,没有人中途离场的,大家学习劲头非常高。(肖楠 文/图:张耀中)
  
  多彩兴趣班打开新世界
  
  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促进农村孩子全面发展,7月7日,洛阳师范学院“蒲公英”阳光支教队来到佃庄镇实验小学开展以“传递爱心撒播希望”为理念的为期半个月支教活动。支教队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兴趣班活动,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张亚润摄)
  
  摄影报道
  
  7月17日,正阳县公安局民警、县义工联合会和洛阳师范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10余所高校的正阳籍大学生禁毒义务宣传志愿者和社会各界群众共200余人,在该县广场开展禁毒大宣传活动。活动中,开展了禁毒讲座、禁毒知识有奖竞猜等活动。图为洛阳师范学院大学生王菁菁在向中小学生讲解什么是毒品,毒品有哪些危害等知识。
  
  (记者陈磊特约记者朱剑锋通讯员张耀中摄影报道)
  
  河南大学生前往曲阜 取优秀传统文化之经
  
  中国青年网洛阳7月22日电(通讯员 崔闪闪 张乐乐 赵士豪)7月13日,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传统文化寻访团”奔赴山东曲阜,寻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曲阜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济宁市,是中国古代鲁国的国都,是中国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故乡,被誉为东方的"圣城"。寻访团走访了孔子研究院、孔府、孔庙等地,采访了来自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国家的人,开拓了团队成员的眼界,收获颇丰。
  
  首日,寻访团来到199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孔子研究院,有幸采访到相关的负责人员。他指出孔子重视以身作则,重视身教这一观点,正是现在从事教育行业的人士所以要学习的精神。其中还将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赠予未来可能从事教育工作的寻访团队员。
  
  寻访团还有幸采访到两位来自非洲的外国友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极其浓厚的兴趣,并指出此次中国之行的目的就是来了解更为纯粹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寻访团参观过程中,还采访到了来自台湾的李先生一家。通过对他们的采访,团队成员更直观地了解到台湾同胞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和重视。
  
  “现在国学发展处于蒸蒸日上的趋势,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要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你们大学生更有义务和责任传播下去”当地一位大叔如是说道。
  
  洛师学子邂逅历史古迹 迸发文化自信
  
  中国青年网洛阳7月22日电(通讯员 郭昱)传博大精深文化,增青年文化自信。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让13亿人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的讲话,7月13日,洛阳师范学院国学研习班来到定鼎门与孔子入周问礼碑遗址参观学习,感受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
  
  定鼎门遗址,世界文化遗产,是隋唐洛阳城外郭城正门,隋初名建国门,唐时更名定鼎门,位于隋唐洛阳城中轴线上。2009年10月30日上午,全国大遗址保护重点工程——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标志着我国古代沿用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城门遗址再次重生。这座中国沿用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城门,在地下沉睡千年之后,终于“再现”地面。
  
  迎着瓢泼大雨,国学班一行人首先来到了定鼎门――隋唐城文化遗址。在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吴老师的带领下,国学班了解到洛阳作为重要商品集散地与丝绸之路必经地的重要地理优势、看到留存千年的城墙、欣赏到隋唐城内错落有致的官邸模拟景象。吴老师博古通今,风趣幽默的讲解仿佛为同学们展开了一幅厚重的历史画卷,让同学们领略到隋唐时期的繁盛景象。
  
  参观过程中,国学班偶遇从广东远道而来见学的中学生。国学班学生随即与中学生们交流定鼎门历史与汉服相关知识,将隋唐文化传播于远道而来的外地学生,激发他们对国学的兴趣与热情。
  
  学习礼乐文化,宣讲国学经典
  
  洛阳东关大街文庙旧址前,现存一方孔子入周问礼碑,碑呈长方形,龟背负驮。孔子入周问礼碑,为后世留下文化记忆,煌煌大德,赫然永存。孔子入周问礼,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尊亲敬祖的民族心理,由此得以稳固;礼乐文化,始成中华主体意识——儒学的思想资源。
  
  遗址虽位于闹市之中,却自成一方天地。看到留存至今的石碑,国学班学生眼前仿似浮现孔夫子“克己复礼”的讲学场景。方碑所具有的浓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气息激发成员们在此诵读经典的热情,“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抑扬顿挫的朗诵吸引许多行人驻足观看。
  
  最近社会掀起一阵国学热,唤醒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特别是传统道德的了解欲望,使人们重新找到了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国学班寻访孔子入周问礼遗址,正是这一文化大背景下的发展小作为。
  
  承优秀传统文化,展新时代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是国家之魂、民族之魂。因此,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增强我们的文化自尊、文化自信、文化自立,作为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思想文化基础。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唤起人们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文化,同时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崭新的姿态传承悠远的华夏文明,实现青春价值!
  
    一封信件下暗藏着暖暖的师生情
  
  中国青年网洛阳7月15日电(通讯员 赵姣姣 崔丽洁 王帅辉)“张老师,我们都想你,你能回来看看我们吗?”像往常一样,洛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益”起推普爱心实践队为洛阳市汝阳县付店镇泰山工信小学开展实践教学时,在一堂素质拓展课上,徐同学一篇读《望月怀远》有感的文章引起了实践队队员朱志龙的注意。
  
  信中稚嫩的笔触字里行间透露着孩子对张老师心中无尽的思念。据赵同学回忆,张老师虽然课堂表现很严厉,但课下总能融入其中与大家一起玩耍。她的课堂生动活泼,极大地调动了我们的学习积极性,使班级成绩一跃成为全乡第二。而《望月怀远》这首古诗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句又勾勒起孩子对张老师的过往记忆。
  
  为了让张老师看到孩子们的一片赤诚之心,实践队的成员们积极在洛师新传团委的官方微博中发起一波名为#“益”起来寻张老师#的话题。微博发后的短短数十分钟内,网易新闻、洛阳共青团等多个微博大V纷纷转发,热心呼应并参与到寻找“张老师”的队伍中。
  
  据了解,孩子们所寻找的那位老师名叫张亚萍,三年前曾在工信小学任教,因为她亦师亦友的为师垂范赢得了学生的爱戴与欢迎。由于工作原因,后被调到其他学校,在三年时间里,即使孩子的老师换了一届又一届,但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仍然铭记着张老师的好,并谨存着这份沉甸甸的思念。
  
  时过境迁,尽管队员们通过询问、网络搜索等方式不懈寻找,最终还是没有收到回音。在第二次素质拓展课上,望着孩子们失落的眼神,那一刻,队员们的心触动了,并连忙安慰道:“虽然现在无法见到张老师,但她带给大家的知识和欢乐的同时也融入了对大家的爱。你们要努力学习,将来用自己的萤火之光照亮更多孩子前进的路。”课后,孩子们没有和往常一样跑出去嬉戏,三五成群的围着实践队队员,探着脑袋询问一些关于大学生活的问题,更有孩子用稚嫩的嗓音说道:“我以后也想当老师,像张老师一样的老师。”
  
  “为学莫过于尊师”,孩子因学途中张老师曾点亮知识的灯塔而心存惦念。一双双赤诚而纯真眼眸的背后,泰山村所需要的也正是像张老师一样倾囊相授的知识青年,帮助他们告别过去封建落后的思想,学习先进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然而“益”起推普爱心实践队的目的就是扶智脱贫推普,用实际行动为建设美丽乡村献上绵薄之力。
  
     小城镇承载大梦想——洛阳师范学院特色小镇调研纪实
  
  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探索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小镇的发展状况,近日,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特色小镇调研团”来到了素有“玉雕之乡”之称的国家级特色小镇-----石佛寺镇,开展实践调研。
  
  第一站,调研团选择来到了石佛寺镇的国际玉城,这是一个将玉文化、园林文化、佛文化和商业文化完美结合的复古小城,在去往国际玉城的途中,调研团成员们无不惊叹于见识到“玉雕之乡”的名不虚传,道路两侧,林林总总的巨大玉石雕刻品尽收眼底,其它精美的玉石雕刻品则被陈列在商家们自己商铺门口,不胜枚举,数米高的孔子圣像巍然矗立;形色各异的佛像傲然屹立;甚至还有令人震撼的玉雕石亭;各色各样千姿百态,令人眼花缭乱。车上的伯伯告诉大家像这种体积十分大的作品,都是人工雕刻的,这手艺可都是代代相传的,一片赞叹之声飘出车窗飘向每一位手艺者的心坎里。随后,实践队员们走访了当地的老爷爷。一位老爷爷感慨说,“说起来石佛寺玉雕的历史啊,要从很多年以前开始了,说起来也奇怪我们石佛寺人生来似乎就与玉雕有缘似的……”在这里,简单的“玉雕”二字可以贯穿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家族的一生。
  
  线上线下相结合,小镇也能跟潮流
  
  “大家有喜欢的在下面评论,新进来的宝宝们点个关注……”刚刚迈进卖玉的市场,实践队员们就看到一些举着手机直播的商人,他们大多在25--35岁左右,走到每个摊位为直播的“潜在客户”看玉货,他们拿着特定的尺子,如果有买家看中那款玉货,他们就会把客人介绍给卖方。“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有电商,有平台给我们直播,虽然有的买家距离比较远,但是有了电商之后,简直太方便了!”一位做淘宝直播的主播告诉同学们。“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也有利于特色小镇的玉雕走出去。”
  
  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小城镇承载大梦想
  
  随后实践队员们继续参观距离国际玉城不远的玉雕展览馆,展览馆的主人是非遗传承人仵海洲先生。他擅长人物、花鸟、山水等玉雕作品的设计和创作,对各种玉料特别是独山玉的研究尤为独到,而独山玉正是南阳独山特产的精美玉石。据馆内店员向调研团成员介绍,仵海洲先生是镇平玉雕届的领军人物,他以传承玉雕工艺,弘扬和传播中华玉文化为己任,带领镇平玉雕人开展玉文化研究,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代代相传的玉雕手艺在仵先生手中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他号召所有玉雕企业走精品之路,创品牌效益,将传统手艺和文化创新结合在一起,不断加强独山玉的有效利用和新产品创作。在参观的过程中,从门口巨大的玉雕池,到展柜里精美的独山玉雕盆景,无一不令同学们惊叹,没想到在这不为人所熟知的小镇中竟有如此巧夺天工的大国工匠。(文/徐蕴乔 张亚平 图/徐蕴乔)
  
    副教授自愿到山区学校支教 将优质课堂带到农村小学
  
  发展农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均衡公平、优质的教育,缓和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已经连续九年义务支教的洛阳师范学院向阳花爱心会支教队每年都会抽出时间来到一些山区小学进行支教。近日,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李功连主动到向阳花支教地——孟津县张凹村张凹小学义务授课。
  
  支教当天,李老师顶着炎炎烈日,先后走进了孟津县张凹村张凹小学三至六年级的课堂,为张凹小学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语文课。起初,一张龟兔赛跑的图片成功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接着他借助肢体语言生动形象地为同学们讲述了龟兔赛跑的故事,随后要求同学们对龟兔赛跑的故事进行充满想象力的续写。
  
  李老师利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从而调动起了活跃的课堂气氛。他讲课的最大亮点在于,他详细介绍了故事主人公乌龟和兔子的特性,通过这些特性发掘主人公的优缺点,让同学们自主想象不同的比赛结果。这节课堂成功调动了同学们的兴趣,同学们全程都在聚精会神地在聆听着。
  
  听完李老师的课,张凹小学的学生十分开心,张凹小学一位学生说,李老师的课让他们的眼界更加开阔,思维更加发散。据悉,李功连老师将走遍向阳花支教三个学校,希望这样的精彩课程越来越多,让山区的孩子们感受到向阳花开的希望与爱。 (文/杨丹珧 摄影/陈迪)
    
  建功出彩新时代 “电脑医生”进基层
  
  近日,洛阳师范学院“E路逐梦”支教队联合洛阳市伊滨区宣传统战办公室举办义务维修,“电脑医生”进基层活动,此次活动以“信息学子三下乡义务维修 ‘芯’系伊滨网络安全传万家”为主题,针对伊滨区管委会各机关部门办公室进行计算机维修。
  
  一大早,义务维修队员就到达了目的地,受到了伊滨区管委会领导的热情接待。在机关领导的支持下队员们有条不紊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队员们上门管委会每个办公室,为各部门普及计算机基础及网络知识,并为他们提供系统重装、软件安装、故障处理、清理灰尘等电脑服务。
  
  看到队员们一个个衣服都湿透了,办公室人员给队员们送来了瓜果解渴,队员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深受赞扬。“先别走我们打开空调,让你们歇会儿,忙了这么长时间,太热、太辛苦了”。听着他们亲切朴素的话语,队员们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此次活动队员们工作积极热情,机关领导对此次实践活动给予了高度肯定。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次活动以实践为考试,考察了支教队员的理论实际结合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学生投身基层实践的能力,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增强了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意识,让同学们凭借专业技能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了“爱满天下、知行合一”的行知精神。充分展现了洛师学子乐于助人、勇于奉献的精神风貌,也是积极探索网络帮扶共建的一次成功尝试。
    
  新时代的“红孩儿”,不忘初心向前进传承红色基因,洛师翔梧班在路上——洛阳师范学院翔梧班“传承红色基因 担当青春使命”主题社会实践项目
  
  洛阳师范学院翔梧班成立于2007年,是为响应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计划”而成立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阵地。翔梧班以革命烈士、洛阳师范学院英雄校友李翔梧的名字命名,以“继承先烈遗志,发扬翔梧精神,争做国家栋梁”为班训,通过理论学习、经典阅读、社会调查、素质拓展、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一批信仰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研究者、传播者和实践者。
  
  承启先烈志当先 翔梧青年又出发
  
  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支吾教以成敏志
  
  践实行以知翔梧
  
  从洛阳师范学院到翔梧小学将近一百五十公里的路程,一路上同学们内心激动,对即将到来的支教生活充满期待,支教队成员张建东同学现场作诗一首以表达自己的此刻心中所想。
  
  翔梧立少志 求学正当时
  
  山中晴雨不定,翔梧小学周边云雾四起,空中淅沥着丝丝细雨,校门还未打开,小同学们已经在门口排起了长队,在门口催促着老师们早些开门。他们盼望着,可以早点坐到教室中汲取知识。
  
  雨骤心还炽 伞道重开阳
  
  夏雨降温却浇不灭如火热情,放学时,雨势骤增,曹老师带领支教队员们从教室到校门口,用雨伞撑起一条雨中阳光之道。
  
  三个班级排着队依次从这条被爱笼罩下的路顺利离校,看着小朋友们那心疼老师的眼神,听着小朋友们那稚嫩的声音说“谢谢老师”。支教队员们心中的充满感动。
  
  洛阳师范学院支教队全体成员对未来的爱心支教生涯充满了激情与信心,同志们迫切希望将自己精心准备的课堂知识传授给小同学们。转身看到招生处伫立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八个大字,风雨招生途中,同志们已然忘却了日袭雨侵的支教生活的艰辛,心中更加坚定了“继承先烈遗志,发扬翔梧精神”的理想信念。践行翔梧精神,永远在路上!
  
  追忆往事峥嵘 传承革命理想
  
  为继承革命精神,翔梧班爱心支教队组织全体队员参观“红色走廊”、了解翔梧同志生平、学习英雄爱国精神。
  
  在队长曹钦的带领下,队员们首先到洛宁县法制宣传教育大厅观看李翔梧革命烈士纪录片。尽管队员们早已被翔梧同志的英雄事迹感动,但当大家在走入他的家乡,安安静静地回顾他的一生时,心中的理想、抱负与热血仍旧不受控制的再次喷涌而出。
  
  紧接着,队长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红色走廊,置身于这条充满“红色”气息的长廊,回顾那些被历史定格的瞬间,热血的“红色”吸引着每位队员驻足观看。
  
  队员们的认真驻足,引起了路过老人的注意。老人说:“你们是翔梧班的学生呀!翔梧班好啊,好!你们想问什么,我给你们说说。虽然我耳朵不灵光,但我还能讲讲!”老人给大家讲起了他所了解的翔梧,他印象中的翔梧精神以及对中共发展史的理解。虽然是用当地方言阐释,但是他慢慢讲,大声讲,努力让所有人听懂、听清。这一刻大家的心中已没有了其他,唯有对李翔梧先辈为革命牺牲精神的敬佩之情。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刻的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在血与火的艰难岁月里敢于牺牲、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认识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坚定了要把李翔梧同志的革命精神代代传承,要不断地用他的革命精神教育下一代,教育后辈学子继承先烈遗志的决心!(文/伊瑞雅 李文文 吴文宪 张建东)
    
  润物无声绽芳华——河南大学生红色宣讲走访硕果累累
  
  寻访红色印记,传承红色教育。7月6日至13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永信班暑期社会实践队身着红色队服,奔走于河洛大地,进行以“筑梦新时代,扬帆新起航”为主题的红色走访和理论宣讲活动,决心将红色的种子洒向四方。据悉,洛阳师范学院“永信班”正式成立于2012年3月,隶属于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示范培养工程。“永信”二字取自英雄校友韩永信的名字,又意为永远的信仰。此次实践活动是他们第六次深入红色教育基地、农村、社区进行走访和宣讲,这群红衣青年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红色精神 ,他们说要用红色故事滋润每一位青年学子的心田。
  
  观展馆,铭记历史悟使命
  
  永信班学员参观的第一站是抗日战争中的国际友人纪念馆,该展馆是“永信班”的实践教育基地。班长郑小兰为学员们讲述了国际友人来华支援抗战的故事。“埃德加·斯诺是中国人的好朋友。他是美国的一名新闻记者,来华期间,用他的笔真实记录了在延安时的所见所闻。他笔下的人物生动形象,他笔下的故事真实感人……”除此之外,“飞虎将军”陈纳德,“杰出的国际主义白衣战士”德国医生汉斯米勒……20位人物的鲜活事迹被郑小兰娓娓道出,声情并茂,十分感人。
  
  通过讲解,大家感受到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与外国友人结下的深厚友谊。一位学员说:“日军的暴行是令人发指的,我们将永远铭记那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站士们。历史不应被遗忘,青年应铭记住使命,勇敢前行。”
  
  洛八办,义务讲解祭英烈
  
  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洛八办),这个大院从建成至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一砖一瓦都在讲述着它从清代院落到“红色枢纽”,再到如今党史教育基地的变迁。为了纪念“七七事变”八十一周年,永信班实践队员奔赴八路军驻洛办事处(洛八办),重温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学员说,他们不仅要当理论知识的接受者,更要做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实践者。在提前了解洛八办展馆内容、熟悉有关抗日史料的前提下,永信班的两位讲解员在当天下午义务为前来参观的游客进行讲解。刘亚星介绍说,“第一间展室里陈列着不少书籍,其中有当年八路军驻洛办事处转给地方党组织的延安出版的书籍、八路军驻洛办事处交通员从西安领取的部分书籍等。”走出展室,沿着这座三进院落漫步,只见青砖垒就的房屋和红色的窗棂使整座院落显得幽静而古朴。走下台阶,讲解员李金华指着标有“刘少奇住室”的小屋说,“就是在这个小小的房间里,刘少奇同志曾经于冬夜修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在救亡室内,朱德、彭德怀等同志曾经作过报告……”两位讲解员用生动全面的讲述带领大家重温了那段艰难抗战史,以这种独特的方式祭奠在战争中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巨大牺牲的英雄们,赢得了在场游客的一致好评。
  
  义务讲解活动,不仅提升了永信班学员们的理论水平,更重要的是凸显出了永信班的“实践”目的,把红色故事、红色理论、红色精神用青年特有的方式传播出去,让大众都能听得到,听得懂。
  
  奔彭店,参观走访话民生
  
  “奶奶,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当然知道啊,今天是七七事变纪念日。”7月7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永信班学员来到洛阳市庞村镇彭店寨村,采访当地的几名革命老人。
  
  庞村镇彭店寨村有个投毒洞,是日寇罪行的见证,现已成为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林坤老人动情地讲道:“1945年1月11日清晨,驻偃师的一百多号日军,将彭店寨团团包围。可恨的汉奸告了密,躲进地洞的20名游击队员,中了毒气弹的毒,最终就1人幸免遇难呐!”在老人动情地讲述下,当时的场景仿佛呈现在眼前,学员都无不为之动容,纷纷感慨道只有国家强大才能有今日的美好生活,大家要铭记历史,更加奋发图强去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祖国。
  
  听完投毒洞的历史后,学员们走进村庄与当地村民交流关于十九大召开后生活发生的变化,今年医保政策怎么样,小孩上学难不难,村里通上自来水没这些问题都被一个个谈及,村民们欣喜地说到十九大召开后惠及民生的各项政策都一步步被落实下来了,老百姓的日子是越过越幸福,越过越有满足感、收获感。
  
  赴小学,爱心宣讲伴成长
  
  作为师范专业的学生,讲台是学员们的大舞台。暑期社会实践的第四站,学员们来到了佃庄镇实验小学,开展以“筑梦新时代,扬帆新起航”为主题的爱心宣讲活动。
  
  上课铃声响起,学员们走进各年级教室,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情况展开了宣讲。一年级教室里,武航剑以“做爱国好宝宝”为主题,用活泼可爱的课件和有奖问答与孩子们展开互动,激发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四年级的同学在学员许帅的带领下,齐声朗诵了《热爱祖国》,孩子们用稚嫩的童声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学员卢昊天为五年级的学生讲述了中国的抗战史,通过今昔对比,告诫学生们新时代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大家要努力学习,为新时代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进社区,科普政策传新知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悠扬的歌声从袁付社区传来。永信班学员用歌曲合唱《国家》、葫芦丝演奏《映山红》,唤起了居民们的红色记忆。
  
  传播十九大精神,助力新时代梦想。7月10日下午,永信班学员奔赴洛阳市袁付社区,围绕老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从“环保”、“民生”、“反腐”等方面展开宣讲,为社区居民普及了十九大的相关知识,居民们热情洋溢,认真倾听,并向积极分享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十九大中关于民生的政策,确实让我们老百姓受益了不少,看到祖国一天天在变强大,我们很高兴,期待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一位居民有感而发。
  
  学劳模,服务奉献兴中华
  
  暑期社会实践的第六站,学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中信重工焦裕禄纪念馆。洛阳中信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洛阳矿山机器厂,焦裕禄同志曾于1953年至1962年在此整整工作生活了九年。在这九年里,他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塑造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200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信重工时曾说:“焦裕禄精神孕育形成在洛矿,弘扬光大在兰考”。“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坚定前行的脚步!”讲解员振奋地说道。学员们仔细观看展示里陈列的实物,无不为焦裕禄同志一心为民的精神所感动。
  
  学员们更是表示,要以此次参观学习为契机,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学习焦裕禄品质,弘扬焦裕禄精神,把学习焦裕禄精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做一名“焦裕禄式”的优秀时代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焦裕禄精神不断发扬光大,为实现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游故居,缅怀丰功燃梦想
  
  永信班暑期社会实践每年必去的地方,也是最后一站,便是洛阳市新安县英雄校友、革命先烈——韩钧将军的故居。韩钧,又名韩永信,他有胆有识,文武双全,战功显著,曾被毛泽东亲切地称为“娃娃将军”,为新中国成立立下了卓越功勋。“永信班”,就取自韩永信将军的名字,寓意着永远的信仰。
  
  在村长的带领下,永信班学员步入韩钧故居,在讲解员李金华、刘亚星的讲解下逐一进行参观。只见整座建筑坐北朝南,古色古香。故居中陈列着一些报道韩钧将军英勇事迹的旧报纸装裱好的相框,在这些框子里大家可以了解到韩钧“勤奋好学,嗜书如命”“接触进步思想,探讨救国真理”“不畏酷刑,狱中入党”“突出重围,挽救新军”“娃娃将军,屡立战功”“一代名将,功勋永垂”等一些事迹。永信班成员在这里进一步体会到了大将之风,感悟到了革命精神的强大力量。
  
  一期又一期的永信学子在这里继承着韩钧将军的精神,在探访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的道路上永不停歇!
  
  盛夏日炎炎,实践路漫漫。这个暑假是一次珍贵的成长之旅,永信班学员们以团队的力量传递知识与快乐,用温情与关怀奏响和谐乐章。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在伟大的历史新征程中,永信班学员们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先辈们无畏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传承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文/鲍文迪 郑小兰 何楠)
    
  谆谆教诲如春风,师生之情似深海——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阳光支教队的支教时光记洛阳
  
  “那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我想是红砖白墙,零零落落的涂鸦画,或歪歪扭扭的文字,或天马行空的绘画,隐隐约约的透露着孩子们这般那般的向往,此起彼伏的读书声,工工整整的田字格,我想这些都还不够,应该还有追逐打闹的嬉笑声,儿时最爱的下课铃,蜿蜿蜒蜒的山间路与荫荫郁郁的师生情。”在7月7日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阳光支教队去往洛阳市伊滨区寇店镇五龙小学的大巴上一位支教队员憧憬道。终于踏上了为期15天的支教旅程,秉承着“为人师表,敬业奉献”的初心,怀揣着内心珍藏已久的教师梦,他们到达了洛阳市伊滨区寇店镇五龙小学,开始了这段难忘的支教生活。
  
  初相遇:笑意暖人心,笑脸永相铭
  
  第一次与当地的小朋友们相遇时,支教队员们有些紧张,尤其是当走进教室时,孩子们热烈的欢呼声,更是让队员们拘谨起来。可当欢呼声静下来时,孩子们的脸上都挂上了甜甜的微笑,眼神里满含期待。渐渐地,队员们被这稚嫩的童声、期盼的眼神、温暖的微笑感化了。支教队员李晓霞说:“起初我们都很紧张,可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纯真朴实的笑脸,望着他们对新知识充满渴望的眼神,我们仿佛都要融化在他们浓浓的笑意里了。虽然他们大多都是留守儿童,但他们仍旧乐观坚强,积极向上!”
  
  渐相识:趣味课堂展风采,与爱同行不孤单
  
  由于当地条件限制,孩子们接触到的课外知识相对较少。支教队员们了解到这一点之后,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尽可能的充实孩子们的知识宝库。他们设计了一系列趣味课堂,如配音课、音乐课、英语文化故事课等等来帮助孩子们更好的学习。除此之外,他们还组织了许多课外活动,如英语话剧展演、红歌大合唱等等来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阳光支教队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更是让他们了解到了“红色文化”。为孩子们的学习梦而不断努力
  
  孩子天性爱玩。孩子们在玩闹时不小心摔了跤,导致胳膊或腿部受伤,老师会及时的帮助孩子们处理伤口;下雨天,有的孩子会忘记带伞,放学后,老师亲自送孩子回家;有位老爷爷无论炎热还是暴雨,都会在校外等着孙子放学,支教队员们发现后邀请他进来办公室里坐着等,并总会为老爷爷端上一杯热茶。种种充满爱的举动,伴随着支教生活的每一天。
  
  难别离:祝前程似锦,祝前途无量
  
  7月22日,清晨第一缕阳光照了下来,支教队员们知道离别就要到来了,今天注定是难以忘怀的一天。最终的文艺汇演开始了,支教队员牛艳娇代表所有教师进行了发言,她说道:“同学们,努力学习吧,让你的眼界变得更加宽广,让你未来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成功没有捷径,通向成功的道路唯有努力。同学们,愿你们今后可以越来越好!”接着,同学们都表演了自己准备的精彩节目。汇演最后,全体支教队队员合唱了歌曲《再见》。在这一场充满浓浓欢乐与师生深情的文艺汇演里,大家互相告别,期待着下一次的相遇。
  
  这半个月的体验,不仅锻炼了支教队员们的意志,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也使他们明白奉献的可贵,找到了自我价值。这次的支教时光虽然结束了,但支教队员们仍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他们将带着这份难忘的经历,在梦想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文/张家辉 张亚平 李楠)
 

  老师,我想跟你说句悄悄话
  
  大河暑期特派学生记者宋海旺 杨欣燕
  
  “老师,很感谢你们,把知识教会给我,我很感激,在这短短的21天,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的。”“老师,你好可爱好温柔,我们都很喜欢你。”7月18日,洛阳师范学院向阳花爱心会暑期支教队在洛阳市东高屯小学组织开展了“坦白说——老师我想对你说”来信互动系列活动。
  
  随着电子信息的发展,信已经离人们很远了,但它却是孩子与老师互动沟通的重要方式,用一张小小的纸条互相诉说着悄悄话。歪歪扭扭的字,充满爱意的话都是孩子们想对老师表达的心声,一句句天真无邪的话语,都是孩子们心底最真实的感想和对老师最美好的祝愿。
  
  浓浓的爱意传递到每一位老师的心里,被纯真、真挚的爱感动着、包围着,这是向阳花支教教师收到最好的礼物。老师们也纷纷表示,自己将发扬新时代洛师人的精神,弘扬优秀师德,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
邮 编: 471934
电子邮箱: hlxc.2008@163.com
帮助
建议采用ie8以上
chrome、firefox、Safari 5+浏览器
360、腾讯浏览器采用极速内核
版权所有
洛阳师范学院
豫ICP备10005974

星辰微博

星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