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继
导语:细嗅蔷薇,实则心有猛虎。作为中核集团华龙一号的总设计师,外表温文的邢继是一个相信“激情”的人。“坚守需要激情,有了激情才可以在最困难的关口,有挑战自我,持续向前的动力。”

 

  八年了,日本福岛核泄漏的阴霾仍未散去。就在前几天,韩国媒体有消息称,约有128万吨福岛核污染海水疑似排入韩国海域……
  
  “核安全是没有国界的。”他一进来,采访间的空气突然安静了下来。
  
  白衬衫、西装裤、金丝眼镜、经典偏分……从上到下,邢继都透着知识分子的“严丝合缝”。
  
  “这个也能拍照?”似乎是意识到了大家的拘谨,他逮了个机会,指着记者手中的微型摄像机,打破了一屋子的沉默。“我对这些新科技都很感兴趣。”
  
  细嗅蔷薇,实则心有猛虎。作为中核集团华龙一号的总设计师,外表温文的邢继是一个相信“激情”的人。“坚守需要激情,有了激情才可以在最困难的关口,有挑战自我、持续向前的动力。”
  
  是龙就要腾飞
  
  “每攻克一个难关会欢呼吗?”
  
  “肯定会,但我想更自然的一个反应是,松了一口气。”
  
  邢继,今年55岁。从秦山核电站到大亚湾核电站再到岭澳核电站,他几乎参与了我国近30年间所有核电站的建设,但对“华龙一号”他尤其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三四十年中国核电发展历程非常坎坷,从一开始引进吸收消化国际先进技术,到逐步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两条腿走路特别不容易。”
  
  2009年,工期紧张,正在研发阶段的CP1000(“华龙一号”前身)在安全设计上不得不做一个抉择。是让步工程进度,采用单层安全壳,还是设计追求优先,采用双层安全壳?各路专家各执一词,争议很大。
  
  当年1月17日,在中核集团会议室,开了一场关于“华龙一号”的专题会,两个方案僵持了两个小时而未决。作为总设计师,邢继决定不再沉默。他从笔记本里抽出一张纸条,郑重其事地念给在场的所有人:“研发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是核电人三代人的梦想,我们自主设计的核电站应该在安全设计上有更高的目标,而且是一个能够点燃我们团队内心创新激情的目标,我们有信心去实现它……”
  
  言毕,现场静默数秒钟,然后报以热烈的掌声。
  
  采用双层安全壳——这就是邢继所说的、点燃创新激情的目标之一。此外,他和他的团队还创造性地提出了“177堆芯”“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等技术方案,一点点搭出了“华龙一号”的“骨架”。
  
  然而,谁又能体会,在这场决定“华龙一号”前途命运的会议前一晚,邢继是如何的彷徨与焦虑,如何的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小字条上的每一句都可谓呕心之语。
  
  “华龙一号”的英文名是HPR1000 。H是华龙的意思,PR是压水堆,1000是代表它的功力水平。
  
  “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龙就要腾飞,也寓意着中国通过自主创新实现发展,引领未来,这个是我们做强中国核电站的初心。”
  
  从0到1  自主为王
  
  “我理解的从0到1,首先就是中国实现了自主核能技术发展的一个突破。”
  
  一位参与国内引进核电项目的同仁曾向邢继感慨,在引进国际技术建设的工程上,需要两个月完成的工作,“华龙一号”用两天就可以解决。
  
  “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立足自主研发,才能真正掌握核电技术。”邢继表示,“华龙一号”是中国首个完整自主的百万、千万级的核电站。
  
  2015年5月7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工程5号机组正式落地福建福清,打破国际上第三代核电站建设“首堆必拖”的魔咒,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之后又一个具有独立自主的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
  
  作为一名核电工程师,自1987年,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核动力装置专业毕业,从事核电事业以来,中国核电追求“自主”的每一步,邢继都不曾错过——
  
  在我国首座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的大亚湾核电站,刚毕业的邢继第一次看到了真正的核电站;
  
  我国首座实现四个自主(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秦山二期核电站,邢继作为设总组织并参与确定重大设计方案;
  
  岭澳二期,我国实现了百万千万级核电站的自主设计,邢继担任总设计师;
  
  而我国第三代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华龙一号”(ACP1000),邢继作为总设计师,主持完成了从顶层方案、总体设计、初步设计,到相关重要实验验证等型号研发工作。
  
  从CP1000到ACP1000,邢继不无自豪地表示,中国新一代核电技术瞄准的是“国际上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在安全和经济指标上瞄准的是国际上最先进的要求、最高的要求”。
  
  安全,需要假设
  
  “研发‘华龙一号’,主要的目标聚焦就是如何提高安全。”邢继表示,不夸张地说,基本上核电站一半的投资不是用来发电的,而是用来保证核电站运行安全的。
  
  核电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以“华龙一号”为例,所涉大的专业领域70多种,80多个构筑物,350多个系统,工程设计图纸10万张以上……一个微小的设计参数的变动,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何让“发电的”不因断电而被“反噬”?这是八年前的福岛核泄漏事故给邢继们的启示。
  
  针对这个问题,邢继和他的团队开创性地运用了“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如此,即便有一天“华龙一号”受到“排山倒海”的冲击,也能启动“自我防护模式”,实现正常运转,防止福岛核事故的重演。
  
  “核电站的研发需要假设,这种假设是核电站安全研究的一个重点。”
  
  抗震,就是其中之一。“咱们国家是一个地震多发的一个国家,所以我们花了很大的精力去研发,保证核电站能够经受更大的地震考验。”
  
  “华龙一号”设计的抗震等级是0.3G,即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重力加速度的0.3倍。面对这样的震级,在实验初期邢继心里是没底的,“现场非常震撼,那个地震幅度非常大,很担心我们的设备能不能经受的起。”
  
  “我们的设备”很争气,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了所有的规定动作,其可靠性经受住了反反复复的检验。“地震,包括大飞机的撞击,都能够保证核电站的安全。”
  
  四个“一切” 仰望星空
  
  传说中,邢继是那个能一笔画出全部“华龙一号”设计图的人。
  
  “绘画和绘图有一定的相通之处。”这是一个被核电事业耽误的画家,从儿时起,邢继的绘画天赋就很突出,高考报志愿时,他的老师甚至极力推荐他报考艺术院校。
  
  “我选择了核电事业,就不能把个人爱好当做职业来做。但是做核电设计也需要很强的抽象思维,用图纸来描绘想象中未来电站的样子。”灵感、观察力、判断力、对事物形态的把握……工业和艺术的内在逻辑就这样润物无声地融入到邢继的生命中。
  
  “作为一个核电的工程师,我感觉需要有一些基本素质,或者说这个行业比较特殊的一种要求,都在核工业精神的里面。”邢继所说的核工业精神,即“四个一切”: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
  
  “这样的一个庞大的工程,里面包含的技术问题太多了,所需要考虑的技术创新的领域也非常多。我常跟年轻的工程师讲,大家要多抬起头来,仰望星空,多去看一看,多去了解一下,关领域或者科技发展的一些前沿技术。”
  
  爱核电,爱绘画,爱运动,也爱新科技,兴趣广泛在邢继这里的定义是,一个工程师的职业要素。
  
  “比如现在我们大家都知道,未来信息化的达成,未来的大数据、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都会对核能技术的发展,对核安全技术的发展,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邢继特别提到了5G技术的发展。
  
  “5G技术应用,首先对老百姓的日常通讯需求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通讯本身在核电站上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核电站上有各种各样的通讯系统,这些系统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传输等等,都跟未来快速高效的数据处理技术和传输技术密切相关。”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
邮 编: 471934
电子邮箱: hlxc.2008@163.com
帮助
建议采用ie8以上
chrome、firefox、Safari 5+浏览器
360、腾讯浏览器采用极速内核
版权所有
洛阳师范学院
豫ICP备10005974

星辰微博

星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