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
导语:“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核物理大师于敏,在6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始终将国家需要作为自己的追求和使命,将个人命运同国家的繁盛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新中国70华诞即将到来之际,一批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被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这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义给予的国家最高荣誉。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核物理大师于敏,在6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始终将国家需要作为自己的追求和使命,将个人命运同国家的繁盛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比原子弹威力更大的氢弹,成为新中国核弹家族急待补充的一员。当时正在中国近代物理所进行原子核理论研究的于敏,被任命接受了这一国家重任。一边是自己十分热爱、研究了十年、即将取得重大成果的原子核理论研究;一边是未知的挑战和国家的需要,他毅然选择了后者。
  
  于敏: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并且那时候我还想着,是不是等到氢弹出来以后,我再回到理论(原子核理论),后来事情的发展,就由不得我了。
  
  氢弹是公认的在原理和结构上都十分复杂的系统,核大国对氢弹技术都是严格保密。于敏从零开始,对氢弹的原理进行研究。他洞察入微的能力对氢弹模型最终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三个月的紧张测算,一个无可挑剔的运算结果出现了。而这三个月,也成为了中国氢弹史上最著名的“百日会战”。
  
  1967年6月17日,我国成功地空投爆炸了第一颗氢弹,爆炸威力同于敏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
  
  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用了6年零3个月,我国仅用了2年零八个月,成为世界上研制出氢弹速度最快的国家。在随后的第二代核武器研制中,于敏领导并在核武器小型化与中子弹突破中做出重要贡献,他开创了惯性约束聚变和X光激光等研究领域。更重要的是,他在美国提出全面禁止核试验前十年,就预判到了这一国际形势,加快了二代核武器的研究步伐。
  
  事实又一次验证了于敏的判断,1996年,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签署。于敏为我国核试验部署,推动核武器装备部队建设形成战斗力争取了最为宝贵的十年。
  
  作为一个卓有成就的核物理学家,于敏的心中,却时刻抱着对家人的亏欠。2012年,于敏的夫人突发心脏病去世,这也成了他心中最大的遗憾。
  
  为了国家需要,于敏将对家人的爱与愧疚深深埋藏在了心中。他生活十分俭朴,在荣誉面前,更是淡定从容。于敏在世的时候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被授予两弹一星元勋奖,一次是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最高奖。
  
  编辑:陈平丽 责任编辑:刘慧 来源:央视网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
邮 编: 471934
电子邮箱: hlxc.2008@163.com
帮助
建议采用ie8以上
chrome、firefox、Safari 5+浏览器
360、腾讯浏览器采用极速内核
版权所有
洛阳师范学院
豫ICP备10005974

星辰微博

星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