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日常礼仪(二)
导语:古人在日常见面时,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入座后在相互交谈时也极重视礼节,尤其是重视仪表的庄重,不允许有轻浮、放荡的不文明举止。


见面之礼
  
  古人在日常见面时,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传统上是行拱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
  
  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的人回礼也常行作揖礼。
  
  遇有亲朋好友到来,主人首先迎于门外,向客人施礼,互致问候后,再进入门内,这是古人常用的“见面礼”。之后,主人前引客人登台阶,准备进入堂屋。在登台阶时,古代还有“拾级聚足”的礼节:“主人与客让登,主人先登,拾级聚足,连步以上。”即主人在前引导客人,前足先登上一级台阶,后足再与之并齐,而后再登一级,又并足。这样登台阶是为了照顾客人能跟上自己,避免客人感到紧张和冷落。待宾客告辞时,主人要为客人送行,通常是主人前引客人走出大门外。在门外,宾主再次相互致谢,答谢后,主人目送宾客离去。


 
入座之礼
  
  如遇有人拜访,待客人和主人登上台阶将要进入堂屋前,又有两种礼节。首先是“将上堂,声必扬”,即快进屋前,说话的声音要适当提高,以告知屋内的人客人已到。再者是“将入户,视必下”,这是客人应遵守的礼节,即在进入堂屋时,视线应向下。开门进屋,眼睛向下看,是因为考虑主人家虽然知道客人已到,但难免还有未及收拾的东西,这样做,可以避免给主人造成难堪和尴尬。
  
  就座也很有讲究。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座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即所谓的“虚坐尽后”,这样一旦有贵客光临,可以方便立刻起身致意。
  
  古人入座后在相互交谈时也极重视礼节,尤其是重视仪表的庄重,不允许有轻浮、放荡的不文明举止。即使是笑,也以不露齿为宜。“凡人大笑则露齿本,中笑则露齿,微笑则不露齿。”尽管在交谈中会谈及一些令人捧腹大笑的话题,但笑仍需节制。这既是出于礼节的需要,也表现了一个人的文明素养。若大笑露出牙齿根部,牙齿就会感到冷,所以古人常以“齿冷”来讥讽那些贻笑他人者。在交谈中,表现对对方的尊敬和自己的谦逊,也是古人特别重视的一种礼节,被视为是礼貌的体现。在对方讲话时,自己要专心致志、洗耳恭听,不能漫不经心,更不能打断别人的讲话。自己讲话时,眼睛应注视对方,语调平缓,不能强词夺理,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
邮 编: 471934
电子邮箱: hlxc.2008@163.com
帮助
建议采用ie8以上
chrome、firefox、Safari 5+浏览器
360、腾讯浏览器采用极速内核
版权所有
洛阳师范学院
豫ICP备10005974

星辰微博

星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