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是蔬菜半是粮——洛阳红薯遗事(河洛广记)
导语:明朝末年,原产美洲的红薯,被当作蔬菜从南方引入洛阳,洛阳人以红薯为食材,创造并制作了粉条蒸肉、松肉、假海参、炒扁垛、焦炸丸等地方名菜,丰富了洛阳的烹饪文化。

 

  明朝末年,原产美洲的红薯,被当作蔬菜从南方引入洛阳,丰富了洛阳的蔬菜品种。洛阳人以红薯为食材,创造并制作了粉条蒸肉、松肉、假海参、炒扁垛、焦炸丸等地方名菜,丰富了洛阳的烹饪文化。
  
  漂洋过海入中原
  
  红薯,又称甘薯、白薯、番薯等,原产美洲,早期西方殖民者将它带到了非洲、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据清代施鸿保《闽杂记》记载,红薯在明朝万历年间从吕宋经由海路传入闽广,迅速引入浙冮、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可见,洛阳种植红薯,是从明末开始的。
  
  但是,明清时,洛阳人并不把红薯看作粮食,而是将其看作蔬菜。例如,乾隆《洛阳县志》把红薯列入蔬菜类,并说:“近种红薯亦佳。”这种看法极有道理,因为红薯叶是一种青菜,红薯块茎可以蒸来佐餐,并可加工成蔬菜。
  
  春季种红薯时,要先育苗。待苗长数寸后,移入大田。这种红薯,称为春红薯。待麦收后,剪春红薯的秧子,将它们扦插于麦茬田中。这种红薯,被称为秋红薯。春红薯在初秋即可收获,秋红薯在下霜以后收获。春红薯无法久贮,过去是为秋红薯育秧而种植的,面积较小。秋红薯可贮存越冬,要放到地窖里。
  
  假如将红薯作为主食,除蒸食外,还要将红薯制作成红薯干,这只能选春红薯,因为这时天气仍热,可以迅速晒干。切红薯干时,要用红薯刨子,最好刨得薄一些。假如遇到阴雨天,红薯干无法及时晒干,就会霉变,其味苦涩。
  
  红薯干可磨成面粉,做饼子、窝窝头、面条等,这都是经济困难时期农村人们的主食。红薯面粉不含面筋,要制作成面条需要加入小麦面或豆面。
  
  红薯地里大发现
  
  旧时,收获红薯,被称为出红薯。出过红薯后,拾红薯者一群群入田中挖取遗薯,俗成淘红薯。
  
  谁也没想到,淘红薯会带来一个考古大发现。
  
  1982年秋,在偃师枕头山七队红薯地内,有村民在淘红薯时,发现大片非常结实的夯土。文物部门闻讯后,立即调集力量前往调查,发现此地为小山丘,丘顶隆圆如盖,当地呼其为鳖盖地。它坐落于后杜楼村北1.5公里一座无名山丘的南坡。其东,隔小东沟、大东沟与杨岭坡、唐山相望;其西,隔下洞沟和200余米高的无名山梁直对。由此地向南,地势逐级下降,并与低平、富庶的伊洛平原衔接,视野极为开阔。从堪舆学(风水学)的观点看,堪称风水宝地。结合古文献分析,此处应为大型晋代墓地。
  
  当年11月,在枕头山,考古人员共探出墓葬5座。其中,一号墓规模最大,墓道长46米、宽11米;墓室长4.5米、宽3.7米。在墓地周围,考古人员发现有残存的陵垣及建筑遗迹。鉴于过去荀岳墓志出土地点恰在该大墓墓道延长线的右侧,与墓志“陪附晋文帝陵道之左右”一语契合,证明此大墓为西晋文帝崇阳陵。其他4座墓,为规模很大的西晋贵族墓。这是西晋帝陵考古中的重大发现,这次发现很有偶然性。
  
  粉条做菜结良缘
  
  过去在洛阳山区红薯种植面积大,很多山民的口粮以红薯为主,但只吃红薯,一则单调,二则红薯难以久放。因此,洛阳人就想法巧吃红薯,主要做法就是把红薯进行加工粉碎,提取其中的粉芡。粉芡有多种用途,如做粉条、凉粉,用粉芡和粉条做扁垛、焦炸丸,还可以作为多种汤菜的辅料。沉淀了粉芡的红薯水,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会变酸,可以做洛阳浆面条用的浆;剩下的粉渣可以食用或当作饲料。
  
  做红薯粉条,要先将干粉芡加水,搅匀,在锅中熬成糊状。然后,将粉糊放入带细孔的瓢中,将其流入开水锅中,就成为粉条。将粉条捞出,在冷水中冷却,再将其晒干。用粉条可做成很多种菜,最有名的是粉条蒸肉,据传此菜是明末洛阳才女吕维芝创造并制作的。
  
  明末洛阳名儒吕孔学有一子二女,其子便是名士吕维祺,其小女名维芝,知书达理。吕孔学想为其选一佳婿,遂将李献廷等四个洛阳青年才俊请到家中,由其暗中观看挑选。
  
  吕维芝用粉条、肉沫做了一份蒸肉,请四个才子以此赋诗,其他人都借此菜赞誉吕维芝,而李献廷则不同,他以此菜为题作了一首看似浅显却内涵深刻的诗:“肉食食肉思菜蔬,布衣蔬食亦知书。肉蔬混元一菜肴,谁知食礼隐此物。”此诗借此菜将“肉食者”(统治者)和布衣蔬食的普通大众的关系作了深刻阐述,只有二者混为一体,方合治国之礼。此诗符合吕维芝做此菜的原意,通过此菜,李献廷与吕维芝喜结良缘。
  
  西府菜中红薯香
  
  传统洛阳菜系,原称西府菜,其中的蜜汁红薯、假海参、炒扁垛、焦炸丸等都是用红薯或粉条、粉芡做的。
  
  提起焦炸丸,老洛阳人会讲这样一个故事。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乾隆皇帝南游洛阳。乾隆皇帝一行到洛阳香山时,正是九月,秋高气爽,枫叶如染,古寺生香。在这里,他挥毫泼墨,赋诗两首。如今,刻有该诗的御诗碑仍保存于寺中。乾隆皇帝要在寺内用膳,寺院住持得知皇上爱吃酸甜味的樱桃肉,于是便让寺内厨师用洛阳出产的红薯粉条做了一道“素樱桃肉”。乾隆皇帝品尝后,觉得此菜状似樱桃,外焦里香,十分可口,不由得连连称赞,并乘兴当场赐名“洛阳焦炸丸”。从此,这道菜便在民间广为流传。
  
  这则传说是真是假,已很难考证。但是,焦炸丸由洛阳民间厨艺高手创造并制作,这是无疑的。旧时,乡间办红白喜事,由于经济团难,买的肉极少,这就需要主厨发挥聪明才智,粉条、粉芡等都派上大用场。厨师们创造并制作了一道独特的菜,名叫松肉。其做法是,将粉条炮制后剁碎,加上肉沫,然后勾芡,铺在肉皮上蒸制即成。用松肉代替肉类使用,可做扣碗,也可做汤。
  
  粉条适合与其他菜同炖。在洛阳,有六月初一过小年的说法,特别是在农村,更为重视。当天,人们都会高高兴兴地吃上一顿用肉、青菜、粉条、海带制作而成的“杂烩菜”。用粉条做包子、饺子的馅儿料,也是很普遍的。而在酷暑之时,吃一碟大蒜调红薯凉粉,是极好的。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
邮 编: 471934
电子邮箱: hlxc.2008@163.com
帮助
建议采用ie8以上
chrome、firefox、Safari 5+浏览器
360、腾讯浏览器采用极速内核
版权所有
洛阳师范学院
豫ICP备10005974

星辰微博

星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