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恺:巧思过人的建筑大师
导语:我国古代有不少科技名人,默默地推动着时代进步。比如墨子,比如张衡,他们是古代科学家中的佼佼者,被后人誉为“科圣”。 在中国建筑史上,宇文恺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

 

  常言说,疾风知劲草。关键时刻,人们总是无比信赖科技的力量。
  
  我国古代有不少科技名人,默默地推动着时代进步。比如墨子,比如张衡,他们是古代科学家中的佼佼者,被后人誉为“科圣”。
  
  除了“科圣”,科技成就突出的古人还有很多,我们来看一看。
  
  生于武将世家的读书人
  
  在中国建筑史上,宇文恺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他的名字和隋唐洛阳城连在一起,因此,洛阳人对他并不陌生。
  
  其实,在为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城之前,他还为隋文帝营建了大兴城。身为建筑奇才,宇文恺能留下这样举世闻名的杰作,可谓幸运。
  
  不过,这样的幸运,几乎是他用生命换来的。换句话说,若非有过人的建筑才华,他很难从刑场上捡回一条命。
  
  这是怎么回事?还是从他显赫无比的家世说起吧。
  
  公元555年,宇文恺出生于一个贵胄之家。他是鲜卑人,父亲宇文贵不喜读书,曾称:“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为博士也!”果然,因为精通骑射,宇文贵在北魏时屡立战功。后来北魏分裂,宇文贵随孝武帝西迁长安。西魏时,他曾任大将军。北周时,他进位柱国,深受朝廷倚重。
  
  宇文恺出生后,因是功臣之子,三岁就被封爵,长大后又入朝任职。他不像父兄那样喜欢骑射,而是偏好读书,“解属文,多伎艺”,显示出与众不同的一面。
  
  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对北周皇族宇文氏大开杀戒。宇文恺虽非皇族,但也被列入诛杀名单。他已被押上刑场,杨坚惜其才华,又考虑到其兄宇文忻有功于国,遂“使人驰赦之”,宇文恺这才捡回一条命。此后,隋文帝便起用宇文恺,让他负责修宗庙。
  
  当时,隋沿袭北周,以旧长安城为都。此城自汉朝以来,“凋残日久,屡为战场”,隋文帝有意营建新都。公元582年,他下诏让左仆射高颎总领此事,因“宇文恺有巧思”,便命其任营新都副监。
  
  隋文帝的新都称为大兴城(即唐长安城),其规划皆出自宇文恺之手。新都建成后,宇文恺又奉命开凿广通渠。不过,不久他就被罢官,因为兄长宇文忻谋反被杀,他也受到牵连。
  
  在家闲居数年后,公元593年,经右仆射杨素推荐,宇文恺主持了仁寿宫的营建。公元602年,他为独孤皇后修建太陵,得到了隋文帝的肯定。
  
  隋东都洛阳城的设计师
  
  公元604年,隋文帝杨坚去世,隋炀帝杨广继位,次年改元大业,迁都洛阳。
  
  营建东都洛阳城的重任,照例落在了宇文恺的身上。《隋书》中记载,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三月,隋炀帝“诏尚书令杨素、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营建东京”,又称“始建东都,以尚书令杨素为营作大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可见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杨素位高权重,且已年迈,营建东都的具体事务,皆由宇文恺负责。宇文恺“揣帝心在宏侈”,便详考历代宫殿法式,“继其华丽,逾其宏伟”,这让隋炀帝十分满意。唐朝杜宝曾在《大业杂记》中记载:“其宫室殿台,皆宇文恺所创。恺巧思绝伦,制造颇穷奢丽,前代都邑莫比。”
  
  宇文恺营建东都,前后只花了不到一年时间。新都规模宏大,由宫城、皇城、外郭城、西苑等组成,他又引洛水贯都,将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在《元和郡县图志》中,唐朝李吉甫称其为“北据邙山,南直伊阙之口,洛水贯之,有河汉之象。东去故城一十八里”。
  
  洛水穿城而过,隔开了宫城、皇城和南岸的里坊区,一条中轴线又将它们连在一起。
  
  在这条南北中轴线上,有宫城的正南门——则天门,皇城的正南门——端门,向南过天津桥后,则是通往建国门的南北大街,称为天街、天津街或天门街。
  
  建国门是外郭城的正南门,唐时称定鼎门。是的,唐朝以洛阳为东都,武周时称神都,隋东都洛阳城被沿用下来,只是进行了一些改建,城门名称等也有所变化。如公元705年,一代女皇在上阳宫中去世,谥号为“则天大圣皇后”,后世因此称她为武则天。她的儿子为了避讳,便将则天门改成了应天门。
  
  公元605年,在营建东都的同时,隋炀帝又“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拉开了兴修南北大运河的序幕。当时,洛水在西苑内的上阳之南弥漫东流,宇文恺曾“筑斜堤束令东北流。当水冲,捺堰九折,形如偃月,谓之月陂”。
  
  当然,宇文恺的巧思并不局限在这些方面。他在洛阳观文殿为隋炀帝设计过一对飞仙,同样令人眼前一亮。这对飞仙被置于殿门前垂着的锦幔上,只要有人走近,足踏地上的控制机关,它们就会飘然而下,收起锦幔,缓缓地把殿门打开,看上去十分有趣。
  
  建筑大师造出活动宫殿
  
  东都建成后,宇文恺被拜为工部尚书。据《元河南志》记载,其宅第在履道坊,即今洛龙区安乐镇狮子桥村一带。唐朝时,大诗人白居易等也曾在这里居住。
  
  这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所在,位于隋唐洛阳城东南隅。然而,由于深受隋炀帝器重,宇文恺居家的时间并不多。如《隋书》中记载,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炀帝北巡时,就令宇文恺随行,“及长城之役,诏恺规度之”。
  
  这次修长城,是在当年的六月至八月。其间,宇文恺还造了几座移动建筑,让隋炀帝很有面子。
  
  一是造大帐,即大型帐篷。
  
  《隋书》中称:“时帝北巡,欲夸戎狄,令恺为大帐,其下坐数千人。”《资治通鉴》等对此也有记载,称隋炀帝“御大帐,备仪卫”,奏起百戏之乐,宴请突厥的启民可汗等。胡人大开眼界,“争献牛羊驼马数千万头”。
  
  二是造观风行殿,即活动宫殿。
  
  据《隋书》等记载,当时隋炀帝命宇文恺造观风行殿,能容纳侍卫数百人。此殿还可以拆卸组装,下面设有轮轴,“推移倏忽,有若神功。戎狄见之,莫不惊骇”。
  
  三是造行城,即移动城池。
  
  《资治通鉴》中记载:“(宇文恺)作行城,周二千步,以板为干,衣之以布,饰以丹青,楼橹悉备。胡人惊以为神。”
  
  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巡至张掖时,曾在观风行殿宴请西域的高昌王等。可见与大帐、行城相比,这种活动宫殿更加实用。
  
  凭着过人的建筑才华,宇文恺得到了许多赏赐。不过,他还有个心愿,就是按古制恢复明堂建筑。
  
  西晋之后,明堂废绝,宇文恺多方考证,按比例造出了“下为方堂,堂有五室,上为圆观,观有四门”的明堂模型,并作《明堂图议》呈给隋炀帝,可惜一直没有兴建。
  
  公元612年,宇文恺随隋炀帝征伐辽东,回来不久就去世了,时年58岁。他的建筑学著作《东都图记》等也多亡佚,不过,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位杰出的建筑大师。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
邮 编: 471934
电子邮箱: hlxc.2008@163.com
帮助
建议采用ie8以上
chrome、firefox、Safari 5+浏览器
360、腾讯浏览器采用极速内核
版权所有
洛阳师范学院
豫ICP备10005974

星辰微博

星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