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自称“鄙人”的科学巨匠
导语:一般来说,“科圣”有一位就够了。然而,墨子和张衡都被冠以这个名号,说明他们都有足够的名气,且取得了被后世认可的成就。   

  1.墨子是什么人
  
  一般来说,“科圣”有一位就够了。然而,墨子和张衡都被冠以这个名号,说明他们都有足够的名气,且取得了被后世认可的成就。
  
  那么,我们就分别来看看他们的故事吧。
  
  需要说明的是,张衡是东汉人,长期活动在国都洛阳。他一生的主要成就,是在洛阳取得的。墨子比张衡早出生约500年,生活在东周时期。尽管东周王城也在洛阳,但墨子周游列国,行踪不定,似乎洛阳并不是他人生中的必经之地。
  
  不过,这事谁能说得清呢?毕竟墨子的身上有太多谜团,人们甚至弄不准他的生卒年月,连他生在哪里、姓甚名谁都有争议。比如,近代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墨子得名可能是因为他受过墨刑,而非真的姓墨。还有人说,墨子有可能是皮肤较黑的外国人。
  
  说墨子可能是外国人,好像扯得有点儿远。事实上,由于正史对墨子记述不多,导致后世产生争议,但关于他的科学成就,人们是有目共睹且引以为豪的。2016年8月16日,我国成功发射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它就被命名为“墨子号”。
  
  墨子生活的时代,是在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当时百家争鸣,他创立的墨学与孔子的儒学并称显学,人们常将他与孔子相提并论,有“非儒即墨”之说。然而,秦汉时墨学渐渐衰落,西汉司马迁著《史记》时,只在《孟子荀卿列传》中提到一句:“盖墨翟(dí),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
  
  墨子即墨翟,曾担任宋国大夫。他也许和孔子是同时代人,也许生在孔子之后,司马迁对此并不肯定。东汉时,班固在《汉书》中则明确表示,墨子名翟,为宋大夫,“在孔子后”。
  
  人们通常认为,墨子的祖上是贵族,到他这一代时家族虽已没落,但也能保证衣食无忧,并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最初研习孔子的儒家学说,后来认为儒学推崇的“繁文缛节”等不合时宜,遂创立墨家学说,与儒学分庭抗礼。
  
  当时,墨学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学派。墨子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应该“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吸引了大批来自社会底层的追随者。他们将墨家学说写进《墨子》一书中,其中墨子的科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墨经》这一部分。
  
  2.超前的科学思维
  
  《墨经》的成书时间,大约在周安王十四年(公元前388年),距今已有2400多年。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无论力学、光学还是几何学等,在书中都有论述。可以说,墨子的科学思维远远超越了他的时代。
  
  大概也正因为如此,墨子曾长期不被人理解。清代以来,随着人们对他的研究增多,这位科学巨匠的价值才被重新认识。
  
  比如,《墨经》中说:“力,刑(形)之所以奋也。”墨子认为,力是使物体产生运动的手段。他不仅最早给出了“力”的定义,还提出如果没有阻力存在,物体就会一直运动下去,不会停止。我们都知道西方的近代物理学家牛顿,而牛顿提出惯性定律是在墨子去世约两千年后。
  
  勤于观察和思考的墨子,还提出了重要的杠杆原理。他认为称重的时候,如果两端平衡,则杠杆一定是水平的;在其中一端增加重量,就会破坏平衡,杠杆平衡与两端的重量、力臂的长短都有关系。过了一两个世纪,古希腊的阿基米德也提出了杠杆原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两个人是不是“英雄所见略同”?
  
  当然,墨子的科学成就并不仅仅限于此。他通过对时间和空间进行界定,构建起科学的时空理论,认为时空是连续无穷的,离开时空的单纯运动并不存在。墨子的时空理论与现在“相对论”的时空观十分接近,因此,它也被学者称为“前相对论”。
  
  作为一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墨子还对数学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有穷、无穷等极限概念,并对几何学中的点、面、圆、垂直、相切等进行了定义。比如,《墨经》中说:“圆,一中同长也。”意思是说,圆仅有一个中心,从圆心到圆周上任何一点距离相等。古希腊的欧几里得也有同样提法,但比墨子晚了约一个世纪。
  
  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相等、三点共线即为直线、矩形的四角皆为直角……墨子的理论经受住了后人的检验。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在测量学专著《海岛算经》中,就是用三点共线的方法来测高和测远的。
  
  3.古代的“科技之光”
  
  墨子不仅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也极强。他的小孔成像等光学理论,就是通过实验得出的,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小孔成像原理是摄影技术的基础,《墨经》中对其的描述,有“影倒,在午有端”等字样。意思就是光线相交穿过小孔,会形成一个倒影,并解释光是直线传播的,就像射箭一样。另外,光被遮住后,物体会产生影子,但影子并不会随着物体一起移动。就像鸟儿飞过,影子好像一直追随着它,但其实只是旧影不断消失,新影不断产生,形成了一个连续不断的交替过程。后来,这一命题被称为“飞鸟之影未尝动”。
  
  关于光学的知识,《墨经》中共记载了八条。以前,人们以为古希腊的欧几里得是研究光学的“第一人”,事实上,墨子生活的时代早于欧几里得,真正的“第一人”当数墨子才对。好在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如近代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就说,墨子关于光学的研究“比我们所知的希腊为早”。
  
  毫无疑问,墨子是一位科学巨匠,成就斐然,影响深远。然而,他又不仅仅是一位科学家,更多的时候,他脚穿草鞋,身着短衣,自称是来自乡野的“鄙人”,专注于墨家学说的传播。
  
  在《墨子》一书中,《墨经》部分又被称为《墨辩》,内容包含墨家独创的逻辑学。墨家逻辑学自成体系,在中国乃至世界逻辑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对辩论有独到的见解。
  
  既有超前的思维,又能言善辩,墨子在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似乎不算什么难事。不过,对他来说,这些似乎并不重要。在他的人生目标中,最重要的是站在儒家的对立面,宣扬墨家的尚贤、兼爱、非攻、节葬等主张。
  
  其实,这些他也做到了。《韩非子》中说:“世之显学,儒、墨也。”班固也在《答宾戏》中称:“孔席不暖,墨突不黔。”意思是说,墨子和孔子一样,为了天下百姓而终日奔波,家里的烟囱都很少冒烟。

  
  天下已将儒、墨并称,连大儒孟子都称赞“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既然如此,为何墨子和他的学说一度被挤出历史舞台?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
邮 编: 471934
电子邮箱: hlxc.2008@163.com
帮助
建议采用ie8以上
chrome、firefox、Safari 5+浏览器
360、腾讯浏览器采用极速内核
版权所有
洛阳师范学院
豫ICP备10005974

星辰微博

星辰微博